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从友 《天风》2011,(7):6-7,26
2011年6月24日上午9时,全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揭牌仪式在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隆重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副局长张乐斌,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宗教工作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3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我国各宗教和广大宗教界人士秉承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与党同心同行、团结合作、和衷共济,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根据国家宗教局《关于在宗教界开展  相似文献   
33.
6月24日,全国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揭牌仪式在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举行。国家宗教局命名河北省沙河市封峦寺等37处具有突出爱国主义事迹的宗教活动场所为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34.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教事业,依仗不平等条约的庇护,被视为“骑在炮弹上”传播福音。近代中国是基督教教会与民众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传教士们推动的文教事业,以文化征服为主要目的,遭到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抵制。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是中国知识阶层的理性批判。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推动下,中国基督教徒走上了“爱教必定爱国”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5.
综合短讯     
《天风》2013,(9):60-61
福建省基督教两会于2013年7月16日至19日及8月12日至16日,举办暑期读书班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安徽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五届、省基督教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常委会议于2013年7月26日下午,在合肥召开,30余名常委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6.
陈独秀爱国主义思想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国传统爱国主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陈独秀对其进行了批判,提出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新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7.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艰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从哲学高度上思考这一问题,有利于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规律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38.
解读曼殊五部曲(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殊自谓“遭世有难言之恫”,这是因为直至在他离开人世时,他还不知他的生母是谁?这就是曼殊一生的底蕴。饱受宗族歧视、缺少亲情的曼殊少小出家,及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流浪生涯,对于人间温暖,正如久旱逢甘霖。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个时期,内腐和外侵,致使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明古国,遭受前所未有的沉痛灾难,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祖国被帝国主义疯狂  相似文献   
39.
民族精神,一般地说,是指一个民族群体意识和行为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或精神状态。具体而言,则通常指的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维护民族群体生存与和睦团结,推动民族群体奋进作用的价值系统。民族精神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0.
爱国主义思想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深层次要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彰显了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宽阔视野和人类担当,充实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中华爱国主义思想鲜活的实践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研究爱国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