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的产物,是佛教东传后生成的宗教文化繁荣的形象化载体。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至唐代,地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处,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其佛教艺术对我国石窟佛教造像有过直接影响,也影响到日本佛教的传入。石空寺石窟同样缘起于丝绸之路,是唐代以前开凿的石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造像皆备,西域、中亚、非洲人物造像栩栩如生,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在宁夏的独特体现。  相似文献   
92.
锡伯族是发源于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之一,西迁伊犁后曾为祖国的屯垦戍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以锡伯营藏传佛教寺院和卡伦寺庙为主要考察对象,用较翔实的资料论述了靖远寺的历史、建置、藏经主要的经济来源、宗教活动以及卡伦寺庙的相关情况,来表明藏传佛教在锡伯族社会中的功能,揭示其对锡伯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山西高平市开化寺立于元至顺元年(1330)的法眷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显密圆通准提法在元代流传的珍贵资料和重要线索。从开化寺法眷碑可知,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入《碛砂藏》并在南方广为流传之前,显密圆通准提法已经在北方的上党地区至少20多个寺院传播,而以高平开化寺为主寺,修习准提法的多为社会地位显赫、佛学素养深厚的住持或讲经论沙门。 张君梅,女,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后。  相似文献   
94.
相关文献可证的唐五代非石窟寺壁画画家计206人,各朝代人数分布并不平衡,表现为五代较多。东晋南北朝时,画家的寺绘以润州、扬州为中心并向西和南两个方向延伸;隋朝以各地画家汇入两京创作为特色;唐代前期两京仍是寺绘中心,安史之乱后随着画家的迁徙,寺绘中心转移至成都;五代成都寺绘最为丰富,但画家壁绘的佛寺数量减少、分布地域缩小。寺绘画家中名家占据了较高比例,这间接体现了寺绘的高品质;名家参与寺绘比例保持在高位,这显示着寺绘在唐五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
正11世纪70年代,正值日本中止遣唐使后,严禁本国人海外渡航的岁月。然而,这阻挡不了日僧成寻(1011-1081)入宋巡礼天台山和五台山的强烈愿望,他毅然铤而走险,偷渡入宋。在实现了巡礼圣迹的宿愿后,他滞留宋地,再未归国,于元丰四年(1081)在汴京(今开封)开宝寺圆寂。他撰写的入宋旅行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以下简称《参记》)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部极其珍贵的史料,为11世纪东亚汉字文化圈人员往还、双向互动的历史,留下了无可取代的重要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96.
97.
图片新闻     
《法音》2014,(10)
正~~  相似文献   
98.
寺学是晚唐归义军时期敦煌教育的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形式,但在寺学使用什么样的教材方面,学者们大都拘泥于传统的儒家典籍,未认识到寺学以佛学教育为主这一性质。佛教入门读物,就是以宣传和普及佛教常识为目的,部分或系统介绍佛教名数、义理知识,使初学者得到基本佛教常识的书籍。本文通过对二者特点的分析,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法音》2015,(2):70
<正>~~  相似文献   
100.
成都皇城清真寺,坐落于市中心西城区永靖街(原西鹅市巷)80号。因临原明蜀王宫护城(习称皇城),故名皇城寺。最早占地十余亩,现有七亩七分(约5138平米,含原清真女子小学——回民小学高级部,现人民西路小学),是四川最大的清真古寺,也是全国较著名的清真古寺之一。寺对面过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