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1篇
  4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林志华 《天风》1998,(3):17-18
最近,我向一在北京工作的外甥传福音,他不能接受 他称自己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说:“我不信基督教,也不反对基督教 我跟妈妈去听过两次道,但我实在听不出这2000年前的一个中东宗教如何能向我们这20世纪末的现代文明人说话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70年代就有人上了月球,90年代火星探测器又上了火星,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182.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素为密切,“古之修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道有四分医”等等流行说法,无不反映出道教“尚医”“重医”的历史传统。净明道作为道教的一大派别,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于沿袭传统道、医关系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净明忠孝”理念及道法道术,构建了特色比较鲜明的道医文化。探讨净明道的道医文化,可以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把握净明道的宗教性格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3.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体验哲学和体验认知的蓬勃发展,在语言理解中出现了强调经验作用的新观点,这就是语言理解的体验观。其基本观点是语言根植于知觉和运动,语言理解就是对语言所描述的情境建构心理模拟。这种模拟是以理解者的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语言理解实质上是对语言所指代的情境的心理上的经验重演。在语言理解的体验观中,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和语言的神经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4.
"施蒂纳—尼采"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二者的事实性关系,即尼采究竟有没有阅读过施蒂纳并接受其影响;二是思想性关系,即尼采和施蒂纳在虚无主义这个大背景下必然产生思想交汇和交锋。本文将对第一个问题做出综述,并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分析。结论乃是:在思想的客观性上,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必然包括对施蒂纳的克服。尼采不满足于施蒂纳取消人道主义之后所导致的价值真空,并以生命为基础建立起新的价值;但在施蒂纳的理论视野里,这些新价值乃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85.
通过操纵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中的提议者方案类型的设计,探索了在连续重复的博弈任务中提议者印象对回应者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与同一提议者完成的多轮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中,回应者会自发地对提议者印象进行调控,提议者印象影响了回应者的决策思考过程;(2)提议方案影响回应者的决策结果,在过度受益与过度受损两种不公平方案下,回应者的决策行为相反;(3)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中表现出的公平是一种策略性公平,而非真正信念水平的公平。  相似文献   
186.
《学海》2018,(2):165-170
真纳由民族主义者向教派主义者的转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04-1928年真纳是一个热情的民族主义者,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将南亚次大陆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1929-1937年真纳的民族主义立场发生了动摇,他更多地关注印度穆斯林的利益,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印穆团结的理想;在国大党赢得1937年省立法会议选举、拒绝与穆斯林政党合作之后,真纳彻底放弃了与国大党合作的幻想,将大多数穆斯林政党合并到穆斯林联盟,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印穆斯林政党。在促使真纳转变的诸因素中,国大党拒绝与穆斯林政党合作是最重要的。真纳由民族主义者转变为教派主义者使南亚次大陆的分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7.
谢裕伟 《现代哲学》2023,(2):97-105
“存在论”学科在近代的诞生并承担“第一哲学”的角色,是多种哲学思潮对话的结果。本文先对“存在论”这一概念的诞生过程进行简要梳理,而后着重从存在领域的三分、建立普遍科学的诉求和“存在者”概念取代“实体”概念等维度,考察“第一哲学”被确立为关于“存在者”的普遍研究的过程。最后,本文将对“存在论”这门科学确立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勾勒。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文主张以“存在论”来翻译近代的ontology概念。  相似文献   
188.
在本研究中,中美两国8—14岁的耳聋儿童先临摹雷—奥复杂图形(ROCF),然后凭记忆再绘出来。x~2检验和H 检验表明,被试的年龄是影响测验结果的最重要的变量。通过对中、美两国儿童得分的比较分析,一般说来,在较小的年龄阶段,美国儿童显示出较复杂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中国儿童绘图往往更精确。这些差异可能是由教育和早期语言训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9.
探究非精神病凶杀者在博彩测验上的决策特征,对26名凶杀组被试和43名对照组被试实施博彩测验,发现(C+D)-(A+B)在5个试验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C)-(B+D)在5个试验区间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被试在A卡片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C、D卡片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凶杀组在博彩测验上采用了比对照组更多冒险的决策,但是总体上无意识地选择了损失较少的卡片。  相似文献   
190.
本文是L.兰格曼论1968年运动的数万字长文的导言和结论两部分。作者在概括西方新社会运动40年的发展,全面考察1968年运动的起源、后果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观点:1.1968年运动是政治上进步的变革运动,继承了启蒙的民主化事业,是未来世界政治变化的先兆;2.1968年运动是关于包容和承认的文化变化的里程碑,标志着社会运动目标从利益到文化、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转折;3.1968年运动不是对社会的根本改造,其主要成就是形成了构成运动本质的身份认同、共同体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