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One nearly ubiquitous assumption in models of linguistic comprehension and of eye movement control in reading alike is of partial modularization between word-level and sentence-level processing: that the outcome of word recognition, and thus the input to sentence-level comprehension, is a categorial representation. Yet such a partial modularization throws away residual uncertainty regarding word identity that might potentially be of value to the comprehender further downstream in the sentence. Here I describe a line of research combining computational modeling with experimental eye-tracking work to explore the consequences of removing this partial modularity assumption.  相似文献   
32.
该文使用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的Mokken量表及其构建程序MSP,探索性地分析HSK[初中等]听力、语法结构和阅读三个部分中40个题的潜在维度,并籍此评价此方法的优劣.实验表明:题组是多维的,阅读题的区分能力和一致性最强,能有效地聚合成一类;听力题次之,语法结构题最差;此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题目区分能力对分类的干扰与界定分类阶段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33.
视觉空间关系分为类别与数量两种表征。研究通过控制起参照作用的运动客体消失状态与定位客体出现时间,分析客体运动信息对两种关系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运动信息在各间隔时间对类别任务影响呈序列排列,运动方向较轨迹信息有优势,轨迹较法线信息有优势;数量表征仅在0ms间隔受运动方向促进,在其他间隔下,三种位置上的判断均无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客体类别表征比数量表征更持久;且相对类别表征,数量判断作为精确距离表征不易受运动方向和轨迹信息影响。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采用了一套由不同任务情境(数字情境和日常情境)组成的合取判断问卷与一套概率基础知识问卷,对106名中学生的合取判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无论在哪种任务情境下,概率知识经验均未对合取判断成绩产生显著影响。(2)不同概率知识经验的被试在数字任务情境下采用的策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5.
研究采用潜在转变分析探讨了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转变。276名初中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短期纵向追踪研究,在一年中分两次报告了自己的攻击行为。用潜在转变模型分析了初二到初三时青少年的攻击类别转变,结果表明初中生有三种攻击模式。研究以潜在转变模型进一步探究了这三种攻击模式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同模式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转变。最后,研究探讨了攻击类别转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与友谊质量可以起到显著作用。针对实际意义,文章最后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36.
陈广耀  张维  陈庆  赵雪汝  何先友 《心理学报》2014,46(10):1426-1441
探讨类别型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动态表征过程。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仅给被试提供“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红色裙子)和“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 (含有否定标签的蓝色裙子); 实验3同时提供以上两种选项。结果发现:3个实验中被试在早期均对“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在晚期阶段, 实验1仅对“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注视概率更高, 实验2和实验3均仅对“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并且选择为事件的最终状态; 实验4的评定结果表明, 当被试有充裕时间完成任务时, 37名评定者中有30名选择“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为事件的最终状态。4个实验的结果为锚激活与限制满足模型和抑制假设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37.
两个实验采用阻碍效应范式探讨了特征的呈现方式对类别知觉表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阻碍效应范式中,改变特征的呈现方式引发了不同的类别知觉表征方式;当固定样例特征的呈现位置时,引发了基于样例整体相似性的表征;而随机样例特征的呈现位置时,引发了基于样例特征的解析表征。该结果支持了类别学习的多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38.
采用“5/4模型”类别结构探讨了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设置了两种学习条件(“知道样例量”和“不知道样例量”), 分别探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以及所形成的类别表征。106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中,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显著, 知道样例量组的学习效率高于不知道样例量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对类别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来实现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不影响两种学习条件的学习后形成的类别表征, 且两种学习条件的被试自始至终表现出样例学习的表征模式。  相似文献   
39.
张晓斌  佐斌 《心理学报》2012,44(9):1189-1201
从个体建构研究视角出发, 考察了基于面孔知觉的刻板印象激活过程。实验一比较了性别分类判断、启动范式以及同时呈现范式下刻板印象匹配性判断三者所用反应时的差异, 结果发现, 后者显著地大于前二者, 且等于前二者之和; 面孔倒置呈现使同时呈现范式下刻板印象匹配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显著增大, 但其对启动范式中刻板印象匹配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没有影响。实验二基于同时呈现范式, 通过不同程度的面孔变形来操纵性别类别提取的难度, 更精确地探讨了基于面孔知觉的社会类别信息提取过程对刻板印象激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从面孔中提取类别信息难度的增加, 刻板印象激活所用的反应时也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者所提出的刻板印象激活两阶段模型, 即基于面孔知觉的社会类别提取阶段和刻板印象信息激活阶段, 证实社会类别激活和刻板印象信息激活是两个分离的过程, 以社会类别信息提取为目的的面孔知觉对刻板印象的激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
邢强  孙海龙 《心理科学》2015,(5):1130-1135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反馈延迟与掩蔽类型对知觉类别学习的影响。实验1光栅掩蔽条件下,采用2(类别结构:基于规则vs.信息整合)×2(延迟反馈:500vs.3000ms)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2采用同样的实验设计,保持延迟反馈时间不变,但改掩蔽类型为黑屏掩蔽。结果发现:(1)光栅掩蔽条件下,反馈延迟削弱信息整合类别结构的成绩,不影响基于规则类别学习,内隐外显类别结构之间存在分离效应。(2)黑屏掩蔽条件下,信息整合与基于规则类别结构的成绩均不受到延迟反馈的影响,分离效应消失。实验说明“无关因素”掩蔽影响知觉类别学习,知觉噪音与标准噪音在反馈延迟影响知觉类别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COVIS模型理论关于延迟反馈时间影响知觉类别学习的解释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