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犹龙传》言,先秦老子只是太上老君应世而化的八十一化之一,至唐代,老子已经有了八十一化身。道教把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历史人物变成了老子的化身。太上老君形象不仅在道经图像中经常出现,历代其他形式的美术作品中也多有描绘。本文旨在以道经中的老子形象为切入点,结合大量和老子形象相关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使人们认识到老子形象有一个逐渐神异且图像日益丰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2.
韩静 《美与时代》2013,(5):45-46
婴戏图为宋代绘画流行题材。娃娃类年画是早期杨柳青年画作品的主要内容。《秋庭婴戏图》色彩浓艳、厚重、深沉,具有引人入胜的审美境界。受《秋庭婴戏图》的影响,杨柳青娃娃画色彩讲求鲜明典雅,手法以版印和传统的工笔重彩相结合,具有写实、纤巧、工整的院画风味。《秋庭婴戏图》对杨柳青年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13.
汉画像升仙仪式图是基于两汉时期浓厚的宗教社会文化性质及其影响下的宗教礼仪,尤其是早期道教升仙思想、神仙谱系及升仙仪式象征体系的完善。同时,在礼仪、功德性的人文秩序下所寄托对孝眷的哀思和逝者升仙的愿景都最终在墓葬礼仪美术中得以确认。时人在成仙迁转的救度仪式“场域”中,精心布列了一系列可以沟通仙界的祥瑞神灵和有助升仙的“中介设施”,在六博与升仙仪式所衍生的主题范式中,成仙“设施”与升仙视觉体系(主神)共同建构了生命轨迹秩序的图像语境,使得分离的两个群体(仙界神灵与逝者或墓主)之间得以交流。  相似文献   
114.
正郭隆寺,被誉为青海"湟北诸寺之母",历来名僧辈出,著述宏富,历史地位显赫而驰名于蒙、藏地区。三世土观·罗桑却吉尼玛所著的《郭隆寺志》,全面地展现郭隆寺在青海佛教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演变。尤其,对了解和研究藏传佛教在河湟流域的传播和演变过程,清廷对蒙藏地区的治理策  相似文献   
115.
正以图像的形式表现佛教的内容,由来已久。古时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图画,称为"经变图",多以壁画形式表现。而在现代社会,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动漫即是其中之一。佛法玄妙精深,很多内容用现实图像的手法根本无法表现。瑰丽的想象、神奇的境界,对于佛经中的这些内容,用动漫来表达无疑具有更大的优  相似文献   
116.
117.
早在海德堡学派和图根特哈特之前,传统自身意识理论的基本主题就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专门而细致的关注。胡塞尔借助于对"原意识"和"反思"的区分,在两个不同的维度上探究了传统自身意识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原意识和反思之间奠基关系的厘清,胡塞尔现象学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不同于图根特哈特语义学进路的自身意识理论的"反思模式",它既有效避免了传统理论的循环困境,同时也没有窄化传统理论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18.
上图为法门寺地宫捧真身菩萨身相上部仰莲瓣之錾刻图,仰莲瓣四层八瓣,系唐密金刚界曼茶罗定门十六尊与慧门十六尊图像,中间圆轮五字为金刚界五佛梵文种子字。 下图为法门寺地宫捧真身菩萨身相下部覆莲瓣之錾刻图。  相似文献   
119.
在宋代,画学教育同画院教育一样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画家,如李希成、李唐、刘坚、苏汉辰、韩若拙等。其次,画风多元,由于采取考试制度,许多民间优秀画家被录入,使民间风格与院体并存。其三,由于重视培养学生的诗书修养,从而开拓了绘画新境地,更使精密不苟的工笔花鸟画达到精微传神的新高峰,同时也使画院的体制更完备。  相似文献   
120.
<正>《匡庐图》是荆浩山水画创作技法的展现,他继承了唐代王维的水墨风格和李思训的用笔技法,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山水画技法和系统理论体系。他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也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绘画体系,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匡庐图》的笔墨理论来源——《笔法记》《匡庐图》绢本,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是荆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