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学海》2019,(3):211-216
童寯作为近代园林研究"第一人",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已为人所熟知。本文试从童寯园林研究所展现的开阔视野和早年的个人经历入手,探究其园林研究时的心境,以还原其极富个性的综合性园林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阶段,还是五台山佛教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唐朝时候,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佛教在三教中的社会影响最大”(任继愈《唐代三教中的佛教》,《五台山研究》总第14期第6页),而五台山又是与印度灵鹫山“争峻”(《全唐文》卷17《三藏圣教序》)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化之区,为全国著名的灵山圣境。唐代二十个皇帝中,除武宗反佛外,大都尊崇佛教,扶植利用佛教。其中,太宗、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  相似文献   
123.
塔院寺拾零     
一、创建与修葺塔院寺,原与显通寺为一庙。正式独立是明代后期的事情。明万历七年(1579年),出于国家政治上的需要,由皇太后李氏出面,派遣太监范江、李友等人。赴五台山维修护国佑民释迦文佛舍利宝塔,即今天的大白塔。历时三年,不仅大规模地修葺、装饰了大白塔,而且围绕大白塔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寺宇佛殿经楼,藏轮禅宝,罔不备焉”(《清凉山志》)。明万历十年(1582年)七月,功成,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从此,塔院寺的名称正式注册,宣布独立。这次大规模动工,“计费金钱,出自内帑”(《清凉山志》),具体数字,惜未能知。据守内明万历十年七月九日碑记。  相似文献   
124.
据《江西省志·宗教志》、《南昌市志》等记载,元朝末年,曾有西方传教士到江西南昌传教。1585年,意大利耶稣会(S.J.)传教土罗明坚与阿尔麦达翻过大庾岭,自赣江而下来到南昌,并在此过了圣诞节,后经景德镇去浙江。这是天主教传入江西省的最早记载。一、天主教初传江西159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自韶州(今韶关)北上,途经江西,准备前往明朝都城北京。同年5月,利玛窦到达南京后因种种原因既不能继  相似文献   
125.
五台山是由五座巍峨壮观、顶无林木,如垒似台的山峰组成的。但是,它的地理范围古今说法有异,需要予以考定。古今五台宋代清凉山大华严寺妙济大师的《广清凉传》卷上曰:“至巨唐伊禅师,神异僧也。尝登西、南台之上,望见五顶。  相似文献   
126.
岩山寺小考     
岩山寺,位于繁峙县天岩村内。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二日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曾在寺内工作数月,现就几个具体问题略谈粗见。一村名与寺名岩山寺内,保存有许多碑、幢、钟、磬。从铭文看,天岩村曾称为天延、天焰;岩山寺曾称为灵岩院、灵岩寺。兹列表说明于后。  相似文献   
127.
青词琐谈     
长虹 《中国道教》1990,(2):19-22
中国文学史上,有相当数量各种体裁的道教文学作品,青词就是其中的一种。青词,又作青辞,亦名绿章,是道教斋醮时献给天神的奏章祝文。唐李肇《翰林志》说:“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宋程大昌《演繁露》说:“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一、青词得名时间小议青词之名始自何时?一些辞书、类书中的青词条目,都援引李肇《翰林志》的解说。李肇是与白居易同时为唐宪宗元和年间的翰林学士,《四库全书总目》对《翰林志》  相似文献   
128.
道教辞典     
华颐 《中国道教》1989,(1):60-61
《周易乾凿度》汉代《易纬》八种了一。《通志·艺文略》著录“二卷,郑玄注”。李淑《邯郸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等著录卷数及注者并同。《易纬·乾坤凿度》卷上引《太古文目》:“《乾凿度》,圣人顺乾道浩大,以天门为名也。乾者天也,……乾训健,壮健不息,日行一度;凿者开也,度者路也。圣人凿开天路,显彰化源”。即圣人开辟通向天上的道路,以显明万化的本原。继承《易系辞》关于宇宙万物起源的思想,推衍构成完整的天地生成论,认为“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  相似文献   
129.
南人 《佛教文化》1997,(5):24-25
全球“温室效应”真地已经降临了么?这大约不算什么新鲜话题了。可是,一位又学佛又学很专业洋玩艺的青年朋友还是常对此撇嘴:什么“温室效应”?应该叫“火宅效应”!人这物种,就会造些文饰的词蒙自己!照他的说法,全球的温度平均上升哪怕一两度,北极万古不融的冰山立刻就要融化———他说:“那还是温室么?哥们,这不是火宅是什么?”这话有火气,但今夏北方的气候,可是比他的话要“火”得多,这倒是真的。好不容易,熬过了最初几轮热浪的煎熬,京城的报纸这才宣布,说是今年夏天乃184O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我心说了,184O年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