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老子》道论的形上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论哲学兼有本原论和本体论的双重含义,还体现着中国哲学特有的"体用一原"的思维方式.老子尚未完全摆脱上古宗教神话意识的影响,他需要从理论上寻求一种"最古老"、"最神圣"的"母性"存在,导致了他的道论包含了本原论的内容;另一方面,老子时代已经发展出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他本人那超越常人的智慧又将他的哲学带入了高度抽象的理性世界,使得他的道论具备了本体论的特征.老子的哲学是"哲学"的,但不一定是完全"逻辑"的,但对于已经习惯于用概念和逻辑把握世界的现代人来说,则不得不用清晰的概念与逻辑去接近老子那终极性的"道".  相似文献   
132.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联合  徐建科 《学海》2005,(3):112-117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理论是其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一理论却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迷失:由于主观觉解支撑起的境界实质上只是一种虚无的心灵体验,从而造成了主体内在精神境界与客观人生实践的脱节;由于冯氏对理、道体及宇宙等范畴中人性道德内涵的彻底抽空,又导致了其本体与境界的完全断裂。冯氏境界理论出现这两种迷失的症结,在于其新理学体系“空灵”化的形上旨趣追求。  相似文献   
133.
芦力军 《世界哲学》2009,(5):162-170
《夜之颂》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诺瓦利斯的代表作。在这篇作品中,他将夜的概念引申到哲学和宗教范畴中,通过本体超验,勾画出夜精神不朽的宗教寓意和现实寓意。超验是这部作品的点睛之笔,作者通过体验夜的不同意境,表达了内心世界对完美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4.
后期墨家指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等六篇所构成的一种学派。在这些文献中,思想家们通过端、体、故等范畴的属性,揭示了本体的特征:基础性、原始性和不可知性。通过披露景、止、亡等特点,后期墨家分析了现象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名与言,后期墨家指出符合说的真理观与认识的图像说。最后,后期墨家还将思维和生存结合起来,以为思维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形式。这一观念具有相当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对北宋大儒程颐易学中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程颐最重要的著作是其<易传>一书.通过阐发<周易>的思想,程颐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历史价值和评判标准、历史本体与历史现象等历史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程颐的历史哲学是其整个易学思想体系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他以自己易学观为指导对社会历史问题进行考察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36.
杨东 《法音》2009,(7):9-14
"心性本净,客尘所染"是佛教思想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尤其是在大乘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此思想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或详细或  相似文献   
137.
在科技伦理学的意义上,"科技有无禁区"不能也不应简单地归之于关于"科技本身"有无禁区的争论.从形上层面来看,"科技禁区"之争之所以产生,在根本上是"关系本位"的伦理学方法和标准科学观的共同宰制以及原有的科技-伦理生态整体失衡的结果.因此,所谓的"科技禁区",并不只是"科技本身"或"伦理本身"的禁区,甚至也不只是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禁区,而是"科技-伦理生态"的禁区."科技有无禁区"之争就其实质而言是科技-伦理生态的"同一性危机","科技禁区"实际上是科技-伦理生态的"同一性禁区".  相似文献   
138.
《华严金师子章》的宇宙论和人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华严宗高僧法藏的《华严金师子章》虽然仅仅一千多字,但所言佛理却自成体系,颇值得细细玩味。《华严金师子章》在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将人生观置于宇宙论之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认识人生都有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39.
章妮 《福建宗教》2002,(6):27-29
“惟有在爱里.我才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且惊喜地发现自身的存在”的作家张晓风.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集作家与基督徒双重身份于一身,是20世纪中国文学作家中绝少的现象。张晓风作为台湾第三化散文创作群体的杰出代表,借助自己的基督教思想.用“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的诗性和神性阐释着生命与生存本体,她用如明矾入井的爱心,“令浊物沉淀,水质复归澄莹”,  相似文献   
140.
The epistemological version of structural realism, proposed by Cao Tianyu, 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yntheses has published a special volume discussing the topic. Cao criticizes anti-realism, as well as the epistemic and ontic versions of structural realism. From the concepts of structure, ontology, and construction, he analyzes the objectivity of scientific theories as having five aspects: construction, historicity, holism, revision, and revolu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comments on Cao's structural realism. The author agrees with his criticism of the under-determination thesis, is neutral to his argument against ontological discontinuity, and questions his universal language argument. Translated by Yu Jinlong from Ziran Bianzhengfa Yanjiu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2006, (11): 34–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