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5篇
  6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一、明确科学和宗教的涵义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重大的话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讨论之所以分歧很大,首先在于参与讨论的主体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存在着差异;其次,对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这些基本概念认识上和使用上也不统一。如果参与讨论者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达不成共识,讨论引发的根本分歧是不可能弥合的。在无神论学会的会议上讨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应该说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大家基本上趋于一致。但同时也要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加以科学界定,尽可能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2.
本研究运用结构性观察方法对两组4岁儿童与父母在四种活动中的互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一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高分者,二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低分者。85对父母一儿童对子参加了4个各有15分钟的共同活动,阅读、数学题、纸和积木,并完成一个微型问卷。结果表明,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多种数学知识学习和多种以父母为主导的互动策略;两组对子之间在数学事件频次上无差异,但一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积极策略,二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消极策略;二组中有更多儿童对互动表现出消极回应和注意力问题。两个组的父母在家中与儿童一起进行诸如阅读和做数学题的共同活动的频次与质量上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543.
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移情的概念、构成、测评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移情研究的基本状况,并对影响移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以后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4.
在任何一个解释活动中,概念范畴都作为重要的前提限定着意义的生成,"刚柔"在今帛本<易传>中就作为基本的范畴性前提而存在.<易传>形成时,人们对"刚柔"的涵义及内在关系即有着一定的基本理解..刚柔"被用以解<易>时,这些涵义及内在关系便被赋予<周易>文本,从而使<周易>生成了丰富的意义;同时,在此过程中作为前提性范畴的"刚柔"也实现了意义增值.今帛本<易传>对"刚柔"的把握既有同又有异,故而对<周易>的解释也有所差别.今本<易传>中,"刚柔"观念的"人文义"、"秩序义"、"变动相推义"作为"前理解"构成解<易>的前提,限定着今本<易传>的意义生成;而在帛书<易传>中,除此诸"义"之外,更突出了"刚柔"范畴的"相济义",从而使其易学解释、意义生成展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5.
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樊琪 《心理科学》2001,24(6):676-679
本研究选取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来对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中的外显与内隐学习进行实验性探索.证明了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存在;阐释了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效率可与外显学习不相上下;揭示了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是由渐进期——高原期——突变期三个阶段构成的.不论外显学习还是内隐学习,接近真理的路径十分相似,并且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此外还发现自然科学概念的内隐学习可以有效地用语言启动。本研究结果对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教学均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46.
舒远招  韩广平 《哲学动态》2020,(9):59-68+129
康德"Sein论题"中的"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究竟指什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或者把系词和存在断定词一概视为逻辑谓词,或者认为系词就是逻辑谓词,但其实只能把存在断定词理解为逻辑谓词——尽管在"Gott ist"命题中,系词ist充当了存在断定词。对实在谓词也有先验论和经验论两条解读思路。本文将实在谓词理解为分析命题的谓词,即述说"上帝"这类"可能事物"之"先验实在性"或"规定"的谓词概念;而被述说的"先验实在性"或"规定"则是实在谓词的客体。但不少人要么将实在谓词理解为综合的主谓关系命题的谓词,要么将其理解为综合的实存性命题的谓词。把分析的实存性命题的谓词"存在"当作逻辑谓词,把综合的实存性命题的谓词"实存"当作实在谓词,这种富有特色的做法忽略了真正的实在谓词,也遮蔽了"实存概念的精确规定",因而需要由包含以下三个要素的解读模式来取代:(1)述说上帝这类可能事物的先验实在性的实在谓词;(2)在本体论证明中被混淆为实在谓词的逻辑谓词,即分析的实存性命题的实存谓词;(3)"实存概念的精确规定",这是综合的实存性命题的谓词。  相似文献   
547.
1.比较哲学 比较哲学是一门对不同哲学传统进行考察和对照的分支哲学.例如,比较哲学家可能以相互对照的方式对非洲的、佛教的、中国的、印度的、伊斯兰教的以及西方的哲学传统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48.
具身认知为人们解读“权力”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以往多数研究强调语言层面上权力的概念表征,较少关注权力的社会具身效应。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权力具身认知研究的文献,从情境、文化因素、个体因素等方面分析权力具身效应的影响因素,并揭示身体经验影响权力认知和行为的心理机制和过程——模态启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应从社会具身效应的作用机制、多重心理机制、权力具身效应的神经机制、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49.
刘霞 《应用心理学》2005,11(1):90-94
本文从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概念,关于行为、认知与信息加工的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行为绩效的心理学原理角度,阐述了我们所提出的公共组织学习的概念框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从心理学角度透视公共组织学习,其实质是经验习得与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原理在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0.
真月 《法音》2005,(11):6-11
(2005年10月24日)一、讨论的背景与前提我们生活在所谓“世界化(全球化)”时代中,世界化可以说是通过地球这个空间概念融合在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从天文或宇宙观点看待地球这个行星,并表示在这个行星内展开的各种状况特征,强调了一种将“地球“看作是一个单位的认识。过去,我们将该地球称之为世界,为了将在此生存的所有人与生态系中的其它动物区分,把它称之为人类。“人类的发展”是指,超越特定地区种族或文化界限的地球上所有人共同的较为正确的成就。当前的人类正经历着对可持续发展持怀疑态度以及担心人性丧失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