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是技术活动和产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其主要内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的因素。人性化是一种全方位考虑和满足人的生存目的的设计原则。电子产品与人性化设计存在密切的关系,它能使产品更好地为人服务。电子产品在人性化设计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美中的功能、造型以及材料色彩上,因此可以说技术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52.
产品设计是面向社会消费者的一项创新活动。因此,在重视产品设计创新的同时,要同样地重视研究产品和服务的终端用户(消费者)的重要性。研究产品和服务的终端用户,将是设计师永恒的关注点。设计师只有全面掌握技术趋势、商业趋势和社会文化趋势,才能设计出具有较高功能价值、符号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253.
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是两种基本的广告诉求形式,根据诉求重点的不同,广告可分为理性广告、情感广告和混合型广告。有关研究表明,和理性广告相比消费者更乐意接受情感广告,但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产品特性的信息。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揭示了不同条件下消费者加工广告信息时所使用的不同策略。进一步的研究将揭示出不同的诉求形式对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产生影响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4.
手段目标链模型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消费者价值观与产品特性关系的一种研究范式.此模型改进了研究消费者价值观的传统方法,通过假定产品属性、消费结果和消费者价值观三者成等级结构关系,把产品和消费者联系起来.目前此模型已经在市场营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手段目标链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在市场营销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为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55.
心理差异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选择自制的、被试从前未看过的墨渍图为实验材料,探讨心理差异量对分类活动的影响。以40名11-20岁儿童青少年为被试,一方面使用速示仪测量墨渍图之间的心理差异量,一方面要求被试对墨渍图进行自由分类,并说明理由。结果发现:①心理差异量直接影响分类结果。②心理差异量在11岁、14岁与17岁、20岁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③分类标准的选择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分类标准的复杂性方面。  相似文献   
256.
3~6岁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命名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3~6岁儿童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和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汉语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的正确命名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顺序是白、黑、红、黄、绿、蓝、粉红、紫、橙、灰和棕。(2)汉语儿童对基本颜色分类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4岁儿童对基本颜色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5岁儿童有了一定标准,并出现按“彩色/非彩色”和“冷色/暖色”分类的倾向。6岁儿童颜色分类标准更明确,开始由主观标准向客观标准转变。  相似文献   
257.
居住流动性是指人们改变居住地(即搬家)的频率。作为关键的社会生态因素之一,其会对个体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已有学者从健康福祉、社会关系以及教育结果等方面对居住流动性的后因结果进行了综述。居住流动性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未发现有综述研究对居住流动性引发的消费者行为反应进行总结,也未见研究从理论层面对这一影响机制进行归纳解释。在梳理居住流动性导致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反应的研究之后,借用调节定向理论对相关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类论述,指出居住流动性会导致消费者分别采取促进型反应策略或预防型反应策略。进一步地,提出居住流动的自主性(主动vs.被动)以及方向性(向上vs.向下)能够解释经历居住流动的消费者何时会选择促进型策略或预防型策略。最后,针对所搭建的居住流动性促进和预防策略框架,提出几个潜在的研究议题,以供学者进一步探究讨论。  相似文献   
258.
随着传统购物中心发展日渐成熟,加之疫情之下人们消费半径缩短,社区商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和政府的重视。然而,社区商业尤其是社区消费者研究尚未进入主流营销学者、消费者行为学者的研究视野,社区消费者的特质并不清晰。基于此,本文深入挖掘了“社区”这一核心词,系统刻画了社区消费者六大特征,并重点围绕如何提升社区消费者地点依恋以及缓解社区消费者厌腻两大角度,提出了研究构想及理论建构。本文提出的10个命题将有助于推动社区消费者和社区商业理论研究开展,同时也将丰富地点依恋理论和消费者厌腻理论的应用场景,最终为解决社区商业营销实践中的困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59.
义符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义符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义符提供了重要的语法种类信息,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有重要作用。当义符与词类一致时分类快,与词类相反时对分类起干扰作用。实验2表明,高频词分类时间短,错误率亦低。义符和词频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义符对低频词分类作用更大。实验3表明,具体性高的词分类时间短,错误率亦低。义符和具体性之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整个研究表明,义符不仅是结构的“块”,也是语义的“块”,还是语法的“块”。所以如此,与中文名词和动词的结构特点有关。中文名词大多用义符标记事物的物质组成,动词大多用义符标记动作发出的器官或完成动作的工具。义符的语法意义的发现丰富了中文和中文认知的理论,对中文教学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60.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