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保持距离     
哲人说过,时间有了距离,才有了历史;空间有了距离,才有了天地;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有了神秘。历史是一部大书,天做封面,地做封底,距离是一支生花妙笔,无数催人泪下的故事世代演绎。没有了故事,历史只是一张白纸;没有了距离,一切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32.
道家的虚静说,与佛家的禅境,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种审美的至境、化境。它们所强调的虚一而静和一念顿悟,即是以超越的心态,与俗世人生拉开距离,以保证主体注意力的审美转向,进而达到对于观审对象的高峰体验。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心境,是人类诗意生存所必须的想象中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33.
具身认知理论及相关的脑研究显示,个体在推断他人心理时具身模拟的强度可能会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和具身认知理论,通过两项实验室实验探讨社会距离的外部线索—人格相似性和内外群关系对具身模拟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距离越近,个体的解释水平越低,具身模拟强度越高;解释水平可以部分中介人格相似性对具身模拟的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38.4%;解释水平可以完全中介内外群线索对具身模拟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个体推断他人心理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4.
调节焦点理论提出,自我调节过程中存在着提升焦点和预防焦点这两种不同的目标追求策略。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提出,自我解释和时间距离会交互影响着人们的调节焦点。研究结果发现,自我解释能够显著地预测调节焦点;独立自我解释更可能激活个体的提升焦点倾向,而依赖自我解释更可能激活个体的预防焦点倾向。此外,近期时间距离启动条件下,独立和依赖自我解释使得个体的调节焦点的差异倾向性更为明显,但是对远期时间距离的知觉则使得依赖自我解释的个体更加偏离预防焦点倾向,趋向于提升性焦点,并与独立自我解释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5.
员工为什么不建言:基于中国文化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背景下,员工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对这种状况分析得出,中庸思维不利于自我冒进式建言;较高的面子意识和人情观念,促使员工更多关注自身和被建言者的面子保全,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观点;集体主义关注组织和谐的特征不利于组织中建言行为的发生;权力距离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长期观念可能也会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具体文化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6.
神圣的距离     
郭峰 《天风》2002,(1):55-55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形,一个旧时的学生回到学校来,走进我的房间,出奇不意地对我说:“这次我没有困难,也没有问题要请教你了。我不需要辅导或指示,我只要和你一同庆祝,共同消磨一点时间。”我们面对面盘膝坐在地上,漫谈过去一年来的生活、工作、我们都认识的朋友和我们纷扰不安的心。然后,渐渐地,我们都静了下来,不是那种令人尴尬的静,而是比过去一年来所发生的大小事件更能把我们拉近的静默。我们可以听到车子经过的声音,远处有人倒垃圾的声音。但我们  相似文献   
137.
该研究旨在比较志愿决策和“亚洲疾病”决策两种任务领域下,人们风险偏好的特征情况,以考察远、近不同社会距离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同时,在传统的坏封面故事下,增设好封面故事情景,以期发现封面故事作为决策前的必要背景信息对人们决策的影响.选取高中生为被试,结果发现:(1)在近的社会距离下决策时,风险偏好受到时间距离、封面故事、概率和框架的影响;在远的社会距离下,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大;(2)志愿决策中,风险偏好仅在小概率条件下,受封面故事、框架等因素的影响;在好封面故事下,风险偏好受到框架的影响;在坏的封面故事下,风险偏好受时间距离和框架的交互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38.
在社会交往中, 声誉关注是人类合作行为和道德判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只是单独考察声誉关注或社会距离会如何影响道德决策行为, 但两者如何交互影响道德决策尚不清楚, 尤其是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如, 伤害他人行为)下道德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要求被试在匿名或公开情境下决策是否愿意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朋友、熟人、陌生人)实施疼痛电击以增加自己的金钱收益, 同时记录其决策时的行为和神经反应。结果发现, 匿名情境下被试对朋友的电击伤害要显著低于对熟人和陌生人的, 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利己的利他主义”决策倾向; 与朋友和陌生人相比, 被试在涉及熟人的两难决策中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体验到了更强烈的厌恶情绪, 并诱发了更大波幅的与情绪反应有关的P260成分, 以及与认知推理有关的晚期正成分(LPP: 300~450 ms), 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熟人效应”。然而, 行为与ERP指标上的这些差异在公开情境下均显著减弱了。这表明个体在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下的道德决策遵循着一种“利己的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 熟人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在道德决策中诱发强烈的负性情绪和认知负荷, 而声誉关注削弱了利己倾向和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厌恶情绪和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39.
《天风》1997,(3):11-12
问:先请您谈谈对这次大会的评价,好吗? 答:好的。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体现了民主精神、团结精神和务实精神。举个例:向大会提交的上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是集众多意见、众多智慧而成的结晶。经过了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这样费时较多,也是会期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0.
段锦云  黄彩云 《心理学报》2013,45(2):217-230
基于权力的情境聚焦理论, 研究从权力认知的视角探讨了在中国背景下, 政府组织中员工个人权力感知与他/她对上级的进谏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苏南等地区政府组织的306名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直接上级配对成组取样, 采用层级回归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发现, 员工的个人权力感知与其进谏行为之间成正相关, 并且这种关系是以认知灵活性和心理可得性为中介起作用的。个人权力感知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受到员工的权力距离倾向的正向调节影响, 即权力距离倾向越大, 这种正向关系越强。文章还讨论了所得结果的意义及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