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宗迪 《法音》2014,(12)
正本刊讯10月15日,青海省尖扎县阿琼南宗寺隆重举行三世卓洛活佛转世灵童坐床典礼,来自省内外的28位高僧大德和三千多名僧众共同见证,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坐床典礼。在坐床仪式上,青海省尖扎县宗教局局长尖木措宣读了青海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同意转世灵童更藏久美继任阿琼南宗寺为四世卓洛活佛的批复(青民宗字2014年89号)。之后,由格蒙大堪布白玛旺加  相似文献   
102.
善化寺     
<正>善化寺位于大同城区南隅,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佛教寺院。寺内的建筑和塑像吸取了宋、辽、金三代的精华,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据善化寺内金代碑记载:"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之号。"由此可以看出,作为  相似文献   
103.
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的产物,是佛教东传后生成的宗教文化繁荣的形象化载体。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至唐代,地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处,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其佛教艺术对我国石窟佛教造像有过直接影响,也影响到日本佛教的传入。石空寺石窟同样缘起于丝绸之路,是唐代以前开凿的石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造像皆备,西域、中亚、非洲人物造像栩栩如生,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在宁夏的独特体现。  相似文献   
104.
锡伯族是发源于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之一,西迁伊犁后曾为祖国的屯垦戍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以锡伯营藏传佛教寺院和卡伦寺庙为主要考察对象,用较翔实的资料论述了靖远寺的历史、建置、藏经主要的经济来源、宗教活动以及卡伦寺庙的相关情况,来表明藏传佛教在锡伯族社会中的功能,揭示其对锡伯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山西高平市开化寺立于元至顺元年(1330)的法眷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显密圆通准提法在元代流传的珍贵资料和重要线索。从开化寺法眷碑可知,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入《碛砂藏》并在南方广为流传之前,显密圆通准提法已经在北方的上党地区至少20多个寺院传播,而以高平开化寺为主寺,修习准提法的多为社会地位显赫、佛学素养深厚的住持或讲经论沙门。 张君梅,女,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后。  相似文献   
106.
清末民初,是中国佛教的艰难时刻。由于国家衰败、民族危亡,人们都在思索衰败与危亡的原因,一切古老的事物几乎都成为怀疑对象,佛教亦不能幸免。因此有废庙学、散僧人之举。但正如弘一大师所说,如果把庙拆净、把僧杀光,便可以换来个富强的国家、兴旺的民族,请从我弘一始!事实证明佛教并非社会不进步的原因,倒是社会不进步影响了佛教的发展。清末民初有一批思想家看到了这个事实,他们在佛教最艰难的时刻创造了佛教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理论,即以佛教适应现代而推动现代,适应未来而创造未来的理论。谭嗣同的《仁学》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发聩振聋,余响至今不绝于耳。杨仁山居士是谭嗣同的师辈,也是近代佛教史上不可不讲的一位仁人。北大老教授白化文先生足涉净土,心怀虔敬,深柳瞻礼,承泽著文。主持先睹为快,称幸甚;读者有感可发,望赐稿。  相似文献   
107.
相关文献可证的唐五代非石窟寺壁画画家计206人,各朝代人数分布并不平衡,表现为五代较多。东晋南北朝时,画家的寺绘以润州、扬州为中心并向西和南两个方向延伸;隋朝以各地画家汇入两京创作为特色;唐代前期两京仍是寺绘中心,安史之乱后随着画家的迁徙,寺绘中心转移至成都;五代成都寺绘最为丰富,但画家壁绘的佛寺数量减少、分布地域缩小。寺绘画家中名家占据了较高比例,这间接体现了寺绘的高品质;名家参与寺绘比例保持在高位,这显示着寺绘在唐五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正11世纪70年代,正值日本中止遣唐使后,严禁本国人海外渡航的岁月。然而,这阻挡不了日僧成寻(1011-1081)入宋巡礼天台山和五台山的强烈愿望,他毅然铤而走险,偷渡入宋。在实现了巡礼圣迹的宿愿后,他滞留宋地,再未归国,于元丰四年(1081)在汴京(今开封)开宝寺圆寂。他撰写的入宋旅行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以下简称《参记》)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部极其珍贵的史料,为11世纪东亚汉字文化圈人员往还、双向互动的历史,留下了无可取代的重要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09.
新中国第一届佛教协会副会长释能海,是一位修习藏密格鲁派的大师,他不但精通显密佛法,而且还是一位爱国僧人。他一生对弟子要求严格,自己也始终严格遵守戒律,而且特别重视僧团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主张建立“六和相亲”的僧团组织,认为僧团不和就是法灭的先兆。特别是他关于“六和合”的思想,对于当前我们“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