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有史以来,(致病性)病毒一直在与人类过招.直到现代医药科技已发展到相当水平的时候,由于病毒体积太小,人们往往无隙下手;由于病毒喜好变异,人们往往是赶不上其变异的脚步而只能亡羊补牢;又由于时不时蹦出个什么新家伙(如萨斯病毒),让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虽然聪慧的人类有利巴韦林及中药清热汤剂等,但笔者认为,与自然界所有生物(当然也包括病毒)坐下来谈谈,也许能达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2.
曾庆云 《天风》1995,(4):38-39
祈祷是信徒生命的开始、呼吸,是教会复兴的捷径。祈祷实在太重要,是初信者、也是老信徒一辈子要学习、操练的属灵功课。《学习祈祷》一文将分三部分刊出。  相似文献   
113.
选择     
单渭祥 《天风》1995,(4):37-37
人的一生无时不在选择! 学习要选择专业,事业要选择支点,婚恋要选择伴侣,生活要选择目标。信仰,则更需要有个准确的选择。 记得中学时代,理化老师把一大堆选择题放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4.
汪维藩 《天风》2012,(4):36
(九十七)圣灵与情感在不同情境下,圣灵作用于人的情感,必然各异。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sarx,肉身),也如此。路加记载了耶稣基督的欢乐:"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10:21)这是在70个门徒初次征服魔鬼撒但之后(参路  相似文献   
115.
基督教神学自古以来便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神学若要忠于使命,必须在任何处境中期待和聆听上帝的声音。基督教的真实存在是穿越历史而非超越历史,基督教思想的真正构成是结合文化而非脱离文化。可以说处境性和处境化是神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处境化也是中国神学研究的一个必然的要求和途径。中国的神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以《圣经》的教导为基础,从教会的传统和中国民族文化丰富的宝藏及现实处境中进行思考,从而建立真正意义的中国神学。  相似文献   
116.
论海德格尔思想主导词Ereign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德格尔思想及其主导词Ereignis中存在着一个“显现、看、知”三者共属一体的基本结构,其中“看”居于关联“显现”与“知”的核心位置。这种结构既是由他的“实际生活经验”的“显示形式”的现象学方法决定的,也源于他对希腊人之存在经验的洞察: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处,存在以一种存在与存在者相区分的二重性的方式运作着。因而,在阐释Ereignis时,海德格尔几乎处处都在强调这个词中固有的“看”的因素。但这里的“看”应做广义的解释,它可以对应贯穿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词语Vernehmen(有“审听”、“颖悟”、“觉知”等多种译法),意为“对存在的领会”。这种意义上的“看”标志着Ereignis中与“存在”互相“共属”的“人”的一维,它既关涉作为Ereignen的“成”(或“有”、“在”)之“如何”,也划定了“成”(或“有”、“在”)的界限。关注“如何”是现象学的重要特征,强调“界限”则是海德格尔现象学的重要特征——有限性思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Er—eignis才配称作作为现象学家的海德格尔的思想主导词。基于此,笔者建议将Ereignis译为“会成”或“自会成”,这里的“会”既是“看”又是“领会”。  相似文献   
117.
《天风》2015,(2):24-25
2014年圣诞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对"圣诞节要不要过、怎么过?"在微信等网络媒体上的讨论并未终止。今年,又是社会上有人先提出了"中国人不用过圣诞节"的命题,继而引发网络争论,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可能置身事外。正好,在基督教会的圣诞庆祝也越来越世俗化的今天,就教会来说确实也应当反思一下,究竟圣诞节当怎么过才好?为此,我们约请了一些在神学院、基层教会和基督教两会侍奉的同工,就相关问题进行"笔会"。现将主要交流信息摘录分享。  相似文献   
118.
友好往来     
《中国道教》2015,(2):10-11
<正>丁常云副会长出席新加坡道教论坛并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新加坡各大学及道教团体捐赠道教典籍时值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新加坡道教总会成立二十五周年,4月13日,多元通和、以道相生——2015年新加坡道教论坛举行。此次活动由新加坡道教总会主办,新加坡道教学  相似文献   
119.
老师问打翻了墨水的孩子:"你这么做是有意地吗?"或"你这么做是成心地吗?"或"你这么做是有目的地吗?"乍一听去这三种问法的意思似乎是一样的。但奥斯汀结合诸多具体案例,细致考察了"有意地(intentionally)"、"成心地(deliberately)"和"有目的地(on purpose/purposely)"这三个副词性表达的语用和词源,呈现了其中若干"细微而重大的不同之处",并由此切入对道德责任、行动及语言等主题的探讨。本文原为奥斯汀1958年在"美国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学会会议"上发言的草稿,会议的总主题是"责任"。奥斯汀去世后,弗格森等人在其遗稿中发现了这篇手稿,并参照其他手稿整理成文。本文被视为日常语言学派的经典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20.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小时候,我很喜欢这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而今,我如愿以偿的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成为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随之而来的我也开始了新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呢?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逐步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解释,那样只会使教学内容平淡、课堂气氛沉闷,慢慢抹煞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使他们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很快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