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84篇
  268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观念是在先于主客二分的实践(行动主义)视角下、内化于个体活动中的意识,它首先与个体活动相关,有别于仅仅在认识论视角(非时间性的上帝视角)下的意识。作为常识理性的观念、作为社会意识的观念、作为默会知识的观念、作为人的活动形式的"观念的东西"、作为赋予意义和价值评价的观念、作为"思想具体"的观念,是"观念"的六种常见用法。  相似文献   
142.
在胡塞尔关于时间性的研究里,客观时间及其结构的问题在现象学还原的意义上被置于内时间意识分析的领域中。然而这些研究尚未能充分解释客观时间本身为何具有一维的、线性的形态。日本现象学家村田宪郎试图从内时间意识的角度解释客观时间的线性结构,但他的研究反映了内时间分析进路的不足。从纯粹内在主观性层次到真正的客观性层次的过渡不是连贯的,两者的时间序列形态完全不同。客观时间具有超越的特征,对其形态的现象学构造只能在交互主体性层面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3.
陈少明 《哲学动态》2020,(12):5-19+122
"世界"是"世"与"界"的复合词,虽然它的指称与world相同,但含义却有区别。中文的"世"是以生命周期为尺度的时间单位,"界"则起源于对空间的分割与运用。世界就是人类在自然时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时空。理解自然与社会秩序的时空结构,即是透视精神世界的基本范畴。"精神"通常指意识及其活动,它包含自然或社会的时空知觉。"精神世界"则特指意识中与日常需求拉开距离的心灵领域。进入精神世界的事物,不仅有艺术及其他器物,更有进入记忆的人物与事件,以及范围广泛的文字作品。记忆、想象与推理,是意识开辟精神空间的基本途径。精神时间是一种主观现象,其意义在于意识具有改造时间的能力。它体现为对自然时间进行压缩或者拉伸,以及超越自然时间的单向性与可经验性的回顾与前瞻。精神的前瞻性使未来意识在我们这个时代空前高涨。精神世界的"规模"由精神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来界定。经典世界是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人类不仅需要激励卓越的心灵,更要维护健康的精神状态。在这个变迁急遽、心灵动荡的时代,人文学术应该对此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4.
《学海》2019,(2)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时间的维度中展开的,而组织化的集体行动则有着时间协调的问题。人们越是需要借助于集体行动去承担各项任务,就越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在工业社会中,效率成了人的几乎所有社会活动的目标,而在效率的概念中,我们所看到的是时间构成了效率的基本内涵。正是人的效率追求,改变了时间的属性,把自然时间转化为社会时间,并通过社会时间的开发和利用去达成效率目标。从自然时间向社会时间转化的过程也是时间资源化的过程,社会时间其实就是人的生产和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赖以开展的资源。对时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促成了效率目标,也引发了时间资源稀缺化的后果。在未来,如果人的效率追求还会持续地展开的话,那么,在面对时间资源遭遇进一步开发的瓶颈时,就需要改变时间资源开发的思路,即从时间结构方面去寻求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5.
刘鑫 《哲学研究》2021,(6):84-94+128
本文意在比较亚里士多德和阿维森纳时间观的异同并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两种时间观的相同点在于亚里士多德和阿维森纳都把时间与运动关联起来进行考察,都把时间规定为运动的量(quantity)。差异在于亚里士多德把时间规定为运动的数(number),一种断裂的量;阿维森纳则把时间规定为运动的量(magnitude),一种连续的量。本文力图揭示造成这两种时间解释差异的原因,最终结论为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客观时间观,而是兼具主客观因素、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产物。阿维森纳在解释时间时则有极强的去主观化倾向,阿维森纳的时间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时间观。  相似文献   
146.
信息集萃     
《中国宗教》2000,(4):50-51
5月9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5月12日,湖南平江县民宗办召开了宗教界反邪教会议,来自全县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宗教教职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学习了党的有关宗教政策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处理邪教的有关法律法规。5月18日,是佛祖释迎牟尼成道的佛吉祥日。应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全体师生的请求,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来到佛学院主持佛吉祥日法会,并接受各地高僧和佛学院学员及雍和宫僧众的朝拜。5月19日…  相似文献   
147.
王霞  于春玲  刘成斌 《心理学报》2012,44(6):807-817
通过考察解释水平, 诠释时间间隔和未来事件效价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时间间隔会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效价的感知, 高解释水平事件在长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 而低解释水平事件在短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研究1); 同时, 未来事件效价也会反向影响人们对时间间隔的感知, 相对于未来发生的正效价事件, 负效价事件的感知时间间隔更短(研究2)。无论是时间间隔对未来事件感知效价的影响, 还是未来事件效价对感知时间间隔的影响, 解释水平均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再也没有比心路更长的路了。无论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乡间小路,还是象征着文明与速度的公路、铁轨,我们的脚步都可以测量。时间能抵达任何遥远的地方。而心路,脚步无法测量,时间无法穿越。  相似文献   
149.
汉字属性匹配与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武田  冯玲 《心理学报》1998,31(2):129-135
在识别汉字时,大脑两半球同时加工的作业成绩是否随加工阶段的增加而显出优势。本研究用汉字形、音、义三种属性分别相匹配的方法用用指定指定提取法,所得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形似材料双侧视野同时识别与单侧视野识别成绩无显著差别,而同音与近义材料则表现出双侧呈现显著优于单侧呈现的作业成绩。最后结合脑功能成像研究,对加工阶段影脑半球佃同活动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0.
王润洲  毕鸿燕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64-2776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具有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然而,这些研究仅考察了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整合加工的整体表现,也就是平均水平的表现,却对整合加工的变化过程缺乏探讨。视听时间再校准反映了视听时间整合的动态加工过程,对内部时间表征与感觉输入之间差异的再校准困难则会导致多感觉整合受损,而阅读障碍者的再校准相关能力存在缺陷。因此,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受损可能是发展性阅读障碍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的根本原因。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的具体表现,以及这些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