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6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宗教》2021,(3):94-95
哈达铺清真寺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上街村,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由陕西、甘肃等地迁居而来的穆斯林群众集资修建,经历数次毁坏。重建后的哈达铺清真寺现有礼拜殿、寺内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法制宣传展览室、教职人员办公及住宿区等,建筑面积385平方米。2013年,荣获国家宗教局评选的第二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2.

康熙年间疫灾频度为96.72%,形成持续上升(1662年~1680年)、持续下降(1681年~1687年)、波动上升(1688年~1708年) 和再次回落(1709年~1722年)4个阶段,并以夏、秋季为疫灾流行的主要时节。康熙年间疫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内地多于边疆、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中西部的特征,其中江苏是疫灾流行最严重的省份。康熙年间疫灾流行的应对方式整体上停留于体现康熙帝意志的中央政令,官方延医赠药、施棺瘗尸、刊刻医书,民间逃疫避疫、封建迷信等传统应对阶段,但由于帝王的格外关注,特别是在特定疫病如天花、疟疾等的应对上也出现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23.
刘国强 《佛学研究》2004,(1):214-217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荆楚古邑,湘东名珠。”佛教传人醴陵始于唐代,雪庵禅师为开山之祖。雪庵俗名李琼,豫章(江西)人。居家习禅并精医术,唐贞观年间(627-649)得道,敕封正一品荣禄大夫,一真明尊大师。奉命从江西前来醴陵选寺址。选定长连冲狮子山建大佛寺。寺高九丈,敕赐三钟七鼓,寺后有七星池、铜钉石等名胜,后寺毁于火而不存。唐代出家为僧,限制很严。  相似文献   
24.
《中国道教》2000,(5):55-56
清代顺治年间 ,南岳九仙观道士李皓白 ,在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候 ,看到朱陵洞口有宫殿三四重 ,殿廊楼阁亭台历历可数 ,前后松柏森挺 ,霞光掩映 ,一个小时后就消失了。因此当地老百姓长期间流传 ,认为他看到了开“天门” ,已修成半仙。李皓白确是清代南岳一位高道 ,他学书学剑 ,文武兼资 ,集儒侠于一身。他热爱人民 ,又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李皓白 ,字常庚 ,青州 (属山东 )人 ,出生于明万历中 (约 16 5 0年左右 ) ,卒年不详。少年时期博研文学、武术、星算 ,俱有造诣 ,年轻时即有志匡扶王朝。当时奸宦魏忠贤当权 ,诛杀忠良 ,设东厂西厂 ,遣使密…  相似文献   
25.
李帅 《中国宗教》2014,(9):78-79
峆山,又名宝映山,位于山东烟台福山区南部,是福山第一高峰。关于峆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曾有一位高僧需要峆草为百姓治病,发现此处盛长此草,故以此命名。之后,高僧在山里建寺常住,因山而名,于是有了峆寺。传说难以考证,但山上至今仍生长茂盛的峆草,药用价值高,深深造福于当地百姓。史料记载,峆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713—730),原为佛教胜地。  相似文献   
26.
淮安东岳庙     
淮安东岳庙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淮城岳庙东街。东岳庙是淮安仅存的千年古庙,据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载:“东岳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相传为程知节所建。”是淮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淮安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活动场所。开国总理周恩来12岁离开  相似文献   
27.
唯喜 《中国道教》2014,(2):60-61
正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唐开元年间道德经幢,又称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幢、龙兴观道德经幢,是现今存世的数通古代道德经幢中保存最完好者。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唐开元年间道德经幢,又称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幢、龙兴观道德经幢,是现今存世的数通古代道德经幢中保存最完好者,1961年、1996年分别被列为河北省和全国重点文化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8.
申桂红 《美与时代》2014,(7):101-102
河南被称为“戏曲之乡”,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戏曲种类和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风靡全国的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产生于间的各种地方戏剧种,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河南为数众多的剧种大多产生于清代,它们正是在“花雅之争”的风雨中逐渐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29.
金刚舞,又名“跳鬼”、“斩鬼”、“跳布扎”、“做道场”,是五台山黄庙喇嘛“道场”打轮法会上所跳的一种古朴、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舞蹈。黄教即藏传佛教格鲁派,它脱胎于红教,由宗喀巴大师创建。由于宗喀巴仿照以前郎达玛灭佛后复兴佛法的大律师贡巴饶塞所戴的黄色帽子,要求自己的弟子都戴黄帽子,因而人们便称格鲁派为黄帽派。黄教之名也由此而来。明成祖永乐年间,黄教开始在五台山传播。这是因为明成祖特别尊崇西藏佛教,又欲借助黄教柔服西藏之缘故。  相似文献   
30.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因其产于川两平原古蜀国,因此被称作蜀绣,也叫“川绣”。 蜀绣产于四川成都地区,并以成都为中心。成都地区因其自然条件优越,盛产丝帛,因此蜀绣的制作“冠于天下”,清代道光年间,成都的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最为著名,刺绣手工作坊有八九十家。此外其产地也集中于四川重庆、绵阳、温江、郫县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