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2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周武王灭商前后就应该已在洛阳建造城邑,城址位于今汉魏故城一带,而成王时周公又在渥河两岸营建新邑,以涧河附近人洛三焦地带为周人的宫庙宗室区,灌河东岸为再迁殷民的聚居区。此后洛阳诸城统称成周,直至东周敬王时才特指敬王所居之城,这便有了王城与成周之别。  相似文献   
182.
人格是德行品质和能力素养的统称,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的外在展示,人格气象是个体主体或集体主体经长期的生活磨砺和生命体悟所流露出来的特定的精神形象和德行境界。晚明刘宗周师弟子气节立德、经世立功、自得立言,凸显了蕺山学派刘门师弟子群体人格气象的三重面向:因明清易代,刘门师弟子殉节尽义,忠孝气节精神与日月齐辉,尽显忠义人格气象;刘门师弟子入仕谋政则尽心治国,出世读书则重经世实学,言性命之理不舍匡济实策,治学路向和事功实行皆强调学以致用、经世开物,反对谈虚说玄、空论矫作,展露出经世人格气象;刘门师弟子视"自得"为治学根本,更以学以自得为价值追求,强调为学不求苟同先儒,但求言出有理,其著述立说的自得精神彰显了创新人格气象。  相似文献   
183.
淄川黉山本为鬼谷子办学之地,三国《典略》、元《齐乘》等文献都记载了这一信息。但是因年代久远,史料匮乏,渐生模糊。宋代《太平寰宇记》误将郑玄著书附会于此,并被《齐乘》等不少著作引用,后世遂难辨真相。从古代文献、地理环境以及鬼谷洞、藏梓村、将军头、苏相桥、孟及等黉山周边众多与鬼谷子办学相关的古迹遗存综合来看,这儿的确是鬼谷子办学之地。相关资料和遗迹也说明鬼谷子确是一个富于创新精神、领时代潮流的成就卓著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4.
李良 《中国道教》2011,(3):54-58
《穹窿山志》全书共六卷,前四卷为杂录、序记、疏引等作,后二卷为纪游览题赠之诗,从内容上讲是道教宫观方志书,另有大量山水、人物版书,是道教宫观志书中极少见的。《穹窿山志》于康熙初年付梓刻印,流传于世,为研究上真观的由来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穹窿山  相似文献   
185.
李贺敏 《法音》2012,(9):32+77
本刊讯根据2012年3月27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十五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预备会议精神,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派遣的6名青年禅僧于今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洛阳白马寺进行修行体验活动。6位日本禅僧在8月28日至31日为期4天的修行体验期间,与白马寺常住大众一起上殿、过堂、坐禅、念佛、出坡、放焰口,参加盂兰盆节法会,29日上午在登封少林寺受到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186.
据说现在的追星族,不要说得到偶像的签名,就是被偶像的车溅上点儿泥点子,都幸福得不得了。在东汉,也有这样一位明星,他受人追捧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的天王巨星。他叫李膺,字元礼,河南襄城人。当时洛阳城里的三万太学  相似文献   
187.
《中国道教》2012,(5):15-16
9月5日至7日,由浙江省道教协会主办,天台县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天台山道教协会、天台山桐柏宫、天台山紫阳宫、天台山玉京洞承办的首届天台山中国道教南宗文化周在浙江天台山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天台论道、祖庭悟真"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嘉宾受邀出席了这一盛会,并与当  相似文献   
188.
姜国 《中国道教》2004,(5):54-55
黑龙江省巴彦县骆驼砬子山顶有一座玉皇庙。这天,庙门一开,从中走出来一位四十多岁,肩挎青布兜子,身着灰布大褂,脚穿布底黑鞋的道士,他叫赵春霖。赵春霖,又名赵老道,1889年生于巴彦县张家店屯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读过四年私塾,后因家穷,中途辍学。为养家口到地主家扛活,一干就是十余年。在其长时期的雇工生活中饱受辛酸,倍遭欺凌,因不堪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遂产生了“脱离红尘”的念头。31岁时,愤然离家,来到骆驼砬子山玉皇庙,当上了道士。赵春霖加入道教后,他心不旁鹜,目不邪视,一心读经,修身养性。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  相似文献   
189.
李训昌 《现代哲学》2017,(5):141-147
程朱王刘之辨是明末清初学人论学的一大节目,黄宗羲作为心学主将之一,也参与其中。宗羲程朱王刘之辨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以阐发蕺山之学为主要目的:会通王刘,借阳明学以申师说;贬抑程朱,又借朱子之语以封攻诋蕺山、阳明者之口舌。黄宗羲此论,虽在借古人之说以申己义,却也遮蔽了其师的甘泉渊源,使蕺山晚年对理学和心学、甘泉学与阳明学的综合,折入阳明心学一途。  相似文献   
190.
刘蕺山认为,阳明“致良知”不在“未发之中”上用功,却专在念起念灭处着力,是将工夫落在“致和”上,不仅将“良知看得粗了”,也可能会导致工夫“落后一着”。故而,他试图对此“致和以致中”的工夫论进行修正,主张“谨凛于一念未起之先”,体现出自身的学术倾向。蕺山如此评述是否恰当?本文拟从蕺山对阳明工夫论的批评、阳明工夫论的固有逻辑、蕺山评述背后的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来对此问题做出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