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作为学界的一代宗师,任继愈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为了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学术事业。现在我们纪念他,最好的方式当是继承他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52.
"仁"作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德目,其所具有的人本意蕴并非不言而喻、不证自明."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强调把人当人看,对社会各阶层都应持有起码的平等的同情心和爱心,"仁民爱物"意味着这一关爱之情由人类向自然万物的推及."仁"不远人、"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同时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现世追求和内在超越的品格;"克己复礼为仁"标志着中国文化由神本向人本、由外向内的转型,它的首要意义在于对于人的发现,在于唤醒人类的"同类意识",在于凸显人的反省和自觉,将其从整体上理解为牺牲自我、人的独立人格的丧失、人的异化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53.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心理学大会是由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简称国际心联)组织的大型学术会议,始于1889年(巴黎),除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停办几次以外,每4年举办一次,须提前8年申办。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心理学会(简称CPS)于1995年向国际心联提出了于2004年在北京主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简称ICP2004)的申请。  相似文献   
154.
中文“原因不确定感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不确定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而人们的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行为和事件原因的不确定性。鉴于此,最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Weary和Edwards提出了“原因不确定感”(Causal Uncertainty)的概念(1994).它是指人们对自己、他人的行为及周围世界所发生事件的原因主观上的不确定程度。  相似文献   
155.
烤瓷固定修复是牙列缺损患者一种既兼顾修复体强度又兼顾修复美观效果的修复形式。目前在我国普遍开展 ,深受医患双方欢迎。在烤瓷固定修复中 ,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科学分析 ,分清优劣 ,权衡利弊 ,既考虑患者当前利益又兼顾患者长远利益 ,正确进行抉择。1 活髓牙选作基牙优点 :(1)选活髓牙作基牙 ,扩展了烤瓷固定修复的适应症 ,使烤瓷固定修复适应范围更加广泛。(2 )活髓牙有正常的代谢与反应能力 ,能维持牙齿各组织的健康状态 ,能灵敏显示修复体功能状态 ,如若产生继发病变 ,牙髓反应会提醒医师和患者进行及时处理。缺点 :(1)牙体硬组…  相似文献   
156.
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礼是生活的规则体系,也是儒家组织社会的理想方式;礼文化在儒家的理想中可分为乐、义、仪、俗、制、教六种正义,而礼的精神是倡导道德与文明;宋代以后儒家礼学从重视“国家”取向转变为重视“社会”取向;儒家礼文化以“秩序”为首出的文化模式,可以成为有益于人类面对21世纪挑战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7.
相比老年医学和老年社会学对老年问题的重视,伦理学对“老去”的伦理意义关注得还不够。与将老去界定为衰老的一种客体化思路相对照,存在一种看待老去的内部的伦理视角。在应对年老带来的规范性困境的问题上,儒家提出以“学”与“孝”的方式来加以应对,这些应对方式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实践中体现出新的形式。它提供了一种理解老年的伦理视角,根据这一视角,人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存在者,老年可能通向伦理生活的成熟阶段。与西方文化将尊严奠基于自主性的理解不同,儒家伦理从地位尊严和成就尊严两个方面对何谓“有尊严地老去”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8.
大、小戴《礼记》作为两部重要礼学经典,其成书有着相同的材料来源,两书内容交错但又不尽相同,但在传世过程中却命运迥异。《小戴礼记》注疏繁多,为《十三经》之一,占据礼类经典中的重要一席;《大戴礼记》则不为人重视,亡佚过半,已非完帙。究其原因,一是戴德、戴圣二人政治身份的差异,小戴的政治影响力远大于大戴;二是由于郑玄注《小戴礼记》而不及《大戴礼记》。  相似文献   
159.
正"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1],这是华严四祖澄观对《华严经》做出的高度评价。《华严经》历来被称作"经中之海"、"经中之王"。华严大本有三种,即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除三种华严集成本外各支品经也极多,最早可推至东汉的《兜沙经》,"仅翻译一事,即绵延了约八百年。因此,不论哪个学派和宗派,不涉及《华严》者几乎没有"[2]。《华严经》对中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在林林总总的汉字中,我对“度”可谓情有独钟。这不仅是因为学哲学初识了它的“不凡”,更是由于多年来生活实践的亲身感受。在我眼中,“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哲学概念,而是一把影响人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和谐发展的“双刀剑”。凡事有度,适之最难。“度”的这一边可能是阳光灿烂,“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砒霜性太毒,适度能救命;人参本大补,多食亦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