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理分离指的是个体在非工作时间里从工作中分离出来,个体不仅身体上远离工作场所,精神上也摆脱掉工作的事情,对员工工作压力的恢复过程非常关键。首先,文本概述了心理分离的概念及其进展;其次,论述了心理分离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心理分离的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2.
前人的研究发现,汉语时间-空间隐喻的加工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偏向性。本文两个实验采用空间启动的范式,考察汉英双语者二语(英语)经验对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偏向性的影响。实验1以中国内地汉英双语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在垂直空间启动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更快,垂直性时间问题的反应时最短,正确率最高,即表现出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垂直偏向性,这说明英语经验未影响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垂直偏向性。实验2采用英语熟练程度更高,来自我国港、澳地区的汉英双语大学生为被试,得到了和实验1类似的结果。两个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平衡的汉英双语者而言,英语经验并未对汉语母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偏向性产生影响,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垂直偏向性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23.
从自我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不一致性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分别以成就动机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成就动机的外显和内隐测量方式,同时采用自我决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相关;(2)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3)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自我决定在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4.
探讨了抑制功能在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在实验1中,以14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troop任务、潜伏抑制任务、提取抑制任务等多种抑制功能任务和若干初始搜索空间不同的言语类顿悟问题,探讨了抑制功能在言语顿悟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在实验2中,以159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troop任务等抑制功能任务和初始搜索空间不同的空间类顿悟问题,探讨了抑制功能在空间顿悟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自发性侧抑制功能和主动性抑制功能对于顿悟问题解决均有不利影响;(2)抑制功能主要作用于顿悟问题解决的重构阶段。这些结果表明抑制功能对于顿悟问题解决的重构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5.
研究不同反应重复量对反应抑制后效应的影响。采用停止信号范式,让被试完成不同反应重复量的反应抑制任务。结果显示,总的来说反应重复量因素和重复类型因素的主效应都显著;信号抑制条件下重复一次后比重复三次后无信号试次反应时要显著地长,但都与总的无信号试次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信号反应条件下重复三次后与重复一次后无信号试次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比总的无信号试次反应时显著地长。结果表明,不同反应重复量反应抑制后效应在信号抑制条件下既有认知控制调整也有自动化记忆提取,在信号反应条件下仅存在认知控制的执行加工。  相似文献   
26.
赵亚军  张智君  刘炜 《心理科学》2012,35(2):304-308
采用注视-西蒙范式探讨了注视方向知觉的空间编码机制。实验一让被试采用双手交叉的反应方式,发现注视-西蒙效应并不随反应手的交叉而反转,说明它涉及抽象的空间方向编码,而非基于以手为参照系的半侧优势效应。实验二采用纯音音调辨别任务,发现了典型的注视-西蒙效应,结合实验一视觉通道的结果,说明注视-西蒙效应并非特异于视觉通道,它可能发生在晚期的反应选择阶段,而非早期的知觉阶段。结果支持注视线索能够自动诱发观察者形成抽象的方向表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7.
陈艾睿  董波  方颖  于长宇  张明 《心理学报》2014,46(9):1281-1288
实验结合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和线索化范式, 通过操纵直视面孔和斜视面孔的呈现方式, 考察了动静线索类型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线索在阈上条件都能产生注视线索效应, 且动态线索诱发的效应更大; 无意识条件下有且仅有动态注视线索能诱发注视线索效应。这说明眼睛运动是产生阈下注视线索效应的必要条件; 眼睛运动会增强阈上注视线索效应, 静态注视线索效应依赖于意识。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知觉与心理理论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28.
通过2个实验来探讨空间记忆参照系建立的时间特征。被试学习一个由7个物体组成的场景,场景中的物体以随机的方式序列呈现。一个能够标明物体位置且具有对称结构的场景分别在被试进行物体位置学习之前或之后呈现。研究结果发现:当被试在学习物体位置之前短暂呈现场景结构,场景结构能够决定空间参照系的建立;但被试学习物体位置之后再短暂呈现场景结构,场景结构不能决定空间参照系的建立。以上结果表明:空间参照系是在学习物体位置之前建立,并且建立之后不能被改变。  相似文献   
29.
选取6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口语报告组和非口语报告组,解决数值型、混合型、分解型、符号型和连等型等五种类型在内的8个两步火柴棍算术问题,以探讨不同难度的两步火柴棍算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顿悟认知成分。研究结果:(1)在两步火柴棍算术问题解决过程中,口语报告不存在口语遮蔽效应;(2)两步火柴棍算术问题的难度水平不完全取决于不正确表征;(3)五种题型中都存在失败、僵局和重构三种顿悟认知成分,且都存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重构类型。本研究验证了难度水平不同的两步火柴棍算术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从分析到顿悟的连续体,即难度较大的连等型和符号型包含的顿悟认知成分较多,更接近顿悟性问题一端,分解型居中,难度较小的混合型、数值型包含的顿悟认知成分较少,更接近分析性问题一端;且自下而上的重构更多存在于顿悟性问题一端。  相似文献   
30.
在心理学研究中,等级评定量表是研究数据的常用测量工具。然而,研究者们使用的等级评定量表的版式并不一致,尤其表现在使用的反应项的数目不同。关于最佳反应项数目的研究只局限于从被试的最终反应结果来进行分析,而没有从被试对量表的反应过程来进行分析。根据前人相关文献,设计6种反应项的量表,并通过眼动实验来测量被试的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对反应时、净默认反应方式、极端反应方式和选项比例变化的综合比较,我们得出最佳的量表反应项数目是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