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以往关于权力是否影响情绪的研究存在结果争议,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其它因素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权力控制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探究了社交情境中权力和反馈对情绪的影响。研究1采用经验取样法收集了140名被试五天内的1706段社交经历,研究2采用实验法考察了148名被试的社交经历。结果表明,权力和反馈对情绪存在交互影响:(1)当个体处于低权力情境时,反馈影响情绪,反馈越积极,情绪也越积极;(2)当个体获得积极反馈时,权力不影响情绪;当个体获得消极反馈时,权力影响情绪,权力越高,情绪相对更积极。本研究有助于厘清以往研究关于权力与情绪关系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2.
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材整体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家楣 《心理学报》1992,25(3):106-113
本文在作者实践基础上,从建设新时期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的高度,提出四点改革构想:1.在教材体系上,围绕师范生今后“教书”和“育人”工作组织心理学基本内容,形成有机联系的“双主线’结构;2.在教材内容上,突出“三个性”——以强调心理学内容对中学教育实践指导意义的实用性,带动理论阐述上的针对性和实践运用上的可操作性;3.在教材论述上,兼顾师范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现象—规律—运用的“三段法”程式;4.在教材编写上,提倡专家、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师和中学优秀教师“三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3.
118名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被试参加"位置法"记忆训练,在训练前后对被试进行了一些认知功能的测查,以探讨被试的年龄及认知能力诸因素对记忆训练效果的影响及其预测性。结果表明:①训练前字词和图形记忆成绩、"数字符号"测验成绩与训练后记忆成绩相关极其显著,"词汇"测验成绩和想象力与训练后记忆成绩的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②年龄与训练后记忆效果的关系是非线性的;③除"词汇"成绩外,各项认知成绩均可预测训练后字词记忆成绩,训练后的图形记忆迁移效果可由"数字符号"测验成绩预测。  相似文献   
134.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善的观念》是伽达默尔继《真理与方法》之后的第二部 杰作。它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善”观念的分析,着重阐释了柏拉图在这个问题上 的前后关联以及与亚里士多德的一致性,强调二人即便有差异,也不是根本性的,他们一起 构成了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伟大开端。伽达默尔这一解释立足于一个新的起点,那就是超越 当代德国的新康德派、耶格尔派的立场,包括海德格尔的挑战,同时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回到 黑格尔之前的西方传统。它以柏拉图的《斐莱布篇》为重心,上挂下联,揭示了善本身以及 以它为中心的实践哲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伽达默尔解释学对普遍性的追求最终在古代实践哲 学中 找到了根据,同时它也反映出当代西方解释学的伦理学转型所依靠的重要资源。这部著作的 完成,使得伽达默尔“解释学就是实践哲学”的著名论断真正落到了实处,解释学的普遍性 得到了彻底的实现,在这里存在哲学与实践哲学、哲学解释学与哲学伦理学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35.
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洁的适于混合计分的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曼哈顿距离判别法(MDD),将HDD纳入MDD框架,通过模拟和实证研究考察了MDD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MDD简单易解, 适于混合计分情境,0-1计分时,HDD是MDD的一个特例;(2)MDD的判准率较高,三种判别方法差异极小;(3)MDD具有非参数方法不受知识状态影响、对样本容量无依赖,与属性个数关系不大等特点;(4)MDD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CDA走向实践、走向课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Q矩阵修正方法——两阶段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化认知诊断模型,也适合于饱和的认知诊断模型,在实践应用中更具灵活性。模拟研究和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两阶段方法整体上优于国际上知名的 法( de la Torre, et al., 2016);第二,两阶段方法受被试人数和Q矩阵的错误率影响较小,尤其在小样本时仍有相对理想的正确率;第三,实证数据研究表明,两阶段法修正后的Q矩阵与数据拟合更好,并且修正的Q矩阵能明显提高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  相似文献   
137.
摘 要 使用安戈夫法界定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标准。结果发现,筛查评估问卷中8个及以上题目持肯定回答即可评估为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实证区分效度中正常使用者检出率为12%,问题性使用者检出率为91.1%。基于安戈夫法的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工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测量属性,可用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筛查评估。  相似文献   
138.
叶斌 《世界哲学》2017,(5):77-83
笛卡尔的观念论是其哲学创新的一个重要议题,而他对感性观念的态度,即将感性观念理解为一种质料错误观念则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方式以理解笛卡尔的质料错误观念。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本文试图说明,在笛卡尔讨论质料错误观念的相关段落中存在一种辩证的方法,而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确定何为质料错误观念。首先,本文将解释何为表象非物为物;其次,本文将尝试通过此种辩证方法来解决质料错误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学海》2017,(5):57-65
本文从圣西门所处的历史语境及圣西门关于宗教的论述的演变入手,对其宗教思想加以评析。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社会纽带分崩离析的状况引发思想界普遍的焦虑,也促成了包括圣西门在内的法国思想家宗教情感的复苏。通过继承和改造基督教的思想遗产,圣西门完成了对宗教的理解的双重转化:一是将宗教去神圣化为人类的发明;二是将它神圣化为维持社会必不可少的世俗制度。经由这一转化,圣西门使法国的社会科学得以在摒弃旧神学的同时高度关注宗教问题。对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的重视,从圣西门到涂尔干一脉相承。涂尔干在继承和批判圣西门宗教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重建职业群体维护社会团结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0.
天命系阿拉伯语“”的意译,也译作“主命”。天命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翻译表达,原意为“规定”“义务”“要求”等,特指“来自真主的规定”。伊斯兰教法中频繁出现天命,并且把天命与穆斯林的基本修养结合在一起。伊斯兰教认为,来自于真主的规定就是天命。正如圣训里说:“真主规定了一些天命事项,你们不要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