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2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近年来,政府基本沿用封闭、僵硬的内部处置方式应对群体性事件.与此同时,在一些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民成为影响舆论的关键力量,他们通过传递信息、发表观点,推动政府制定良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鲜明的法治意蕴.当前,政府应借鉴美国政治精英利用黑幕揭发运动促进制度建设和社会转型的经验,主动将网络群体性事件纳入体制化轨道,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完成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62.
早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次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看来相似性的西方政治体制是经历不同的政治发展秩序漫漫演变而来的,英国和美国沿着共和-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秩序,法国则是民主-动荡-法治的秩序,德国和日本则是人格化权威结构-经济发展-国家失败-宪政民主的秩序.因此,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不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早发达国家同样经历了不易的选择和演化.  相似文献   
163.
164.
中国法律思想传统中的基本法治理念是“以法统治”,力图通过君臣上下的普遍守法来确立一种合乎理性与公道正义的稳定社会秩序,这种法治理念把法律作为专制君权的统治工具,因而不可能对君主、政府及其官员设置实质性的有效法律限制,也使其与“以法主治”的现代法治理念相异质.然而,“以法统治”的传统法治理念也包含一些与“以法主治”的现代法治理念相通的因素或精神,对于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讲,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基础性意义,我们深信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在吸取和借鉴这些因素或精神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走向“以法主治”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5.
王威威 《哲学研究》2021,(10):66-74
"德治"倡导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首要地位,"法治"则肯定法律的至高权威,二者分别被看作儒家和法家治国思想的标志。而齐法家的代表作《管子》则既主张法治,也推崇道德教化,在礼义廉耻的教化之中融入了法治的因素,实现了德教与法治的结合。《管子》认为道德与法具有一致性,通过道德教化养成良好的风俗,民众就会守法听令,刑罚就可以减少使用;重视君主的道德品格在化民中的作用,认为君主以法约束自身并严格执法,可以引导民众敬畏并遵从法律。《管子》从人的本性出发,认为君主首先应通过利民、爱民满足民众的欲求,进而推行道德教化,再施以严格的赏罚。利民、爱民和道德教化这两个环节都属于德治,而赏罚则属于法治。  相似文献   
166.
承认传统文化合法性的理由在于文化进化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文化进化的多线性。承认传统文化合法性的意义在于:传统文化可以以较低成本提供生存条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就业机会、创业机会,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心灵寄托,有利于保持弱势群体适应能力和自主谋生能力,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选择权,有利于提高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7.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时,有人担心这一方略是否会带来人治的后果,也有一些法学家则对其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最好的治理方式是法治,因为法治实质是法律家之治,而且我们也可以培养充分而全面的法律人才,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简而言之,法治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相反,德治却不具有。所以“在法治正在全面推行的社会里,德治应该缓行”。面对这一质疑,伦理学工作必须做出解答,当然这  相似文献   
168.
本文深入分析了欧洲近现代民主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规范伦理的具体成因、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并对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说明.笔者认为,麦金太尔在重建传统生活共同体基础上恢复古希腊美德伦理的主张只是一种道德乌托邦幻想,我们应当在努力完善民主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和规范伦理类型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启蒙运动所开创的现代性事业,而不是一味地吁求回归传统.  相似文献   
169.
为什么说法家的“法治”是人治的一种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儒家德治思想与德政方略 ,使得人们通常将德治与人治相提并论 ,简单地把法治视为人治的天然对立物。然而 ,历史上的情况却没有这样简单 ,法家主张的“法治” ,就不是人治的天然对立物 ,而是人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家的法治本意 ,是有“法治”而无“法制” ,是君王一人的“法治” ,而不是全社会的“法制”。  相似文献   
170.
《管子》作为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典籍,它融汇各家学说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其中的法律思想不仅奏效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它的立法思想、执法思想和守法思想,对当今法治中国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