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合法学理论、医疗实践和目前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就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以及隐私权的限制等问题予以理论阐释,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医务人员要增强法律保护意识等,以期为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2.
史滋福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11,34(4):970-973
采用贝叶斯推理问题作为实验材料,探讨被试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启发式策略,从认知偏向的角度分析该问题的困难原因。结果发现:(1)贝叶斯推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可得性启发与后验概率估计过程中的直觉调整差误密切相关;(2)贝叶斯推理问题解决过程中文、理科被试都同样会产生直觉调整差误偏向;(3)贝叶斯推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后验概率估计值和对推理问题中包括虚报率信息的命题的可得性测量所得主观概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3.
杨力 《学海》2006,(2):125-128
本文认为有关社会分层原因的功能论和冲突论论述,都旨在研究各阶层中的社会成员对与现存社会分层相应的法律秩序状态的或认同或抵触的不同反应。并从分层成因、分层结构和阶层意识几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分层与法律秩序的内在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74.
随着医患关系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法律对医生专家责任规定的疏漏,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明确医生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分析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责任实现形式,建立责任转移方式以及责任限制制度,对于明确医生的权利义务,缓和医患关系,稳定医疗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卫生执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卫生法律的立法目的.卫生执法应当尊重卫生法律的基本精神,而不应当对卫生法律断章取义,并应当切实尊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相似文献   
76.
正义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伦理学主题,当代伦理学家罗尔斯把正义当成是一种法律制度,而古代亚里士多德却更为正确地指出,法律正义还不是一种完全的正义,正义毋宁更是一种美德,它是一切美德的总汇。  相似文献   
77.
谢炳国 《天风》2014,(9):58-58
据8月14日《包头日报》报道:今年的"6·26"国际禁毒日,明星涉毒、新型毒品、戒毒康复成为网民热议的三大"禁毒话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涉毒事件接连曝光,令网友大感失望和痛心,众多公众偶像也因涉毒而沦落。李代沫、张耀扬、张元、宁财神、张默、高虎、柯震东、房祖名……近日,被抓的吸毒涉毒明星一个接一个。有人甚至调侃说,现在拘留所里明星云集,大腕荟萃,完全可以拍一部《吸毒风云》的大片了。  相似文献   
78.
慎到法思想中对"公"的追求与西方自然法思想相类似。他认为道德与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冲突,如果违反了道德,成文法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即恶法非法。从肯定道德的角度分析,慎到认为"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的实质应该是现实法律虽然与道德相违背和对立,但是也比无法可依的状态要好,也就是不善之法即"恶法犹愈于无法"。虽然是恶法,但因其也是"法",不能因为其不符合道德就否定其有效性,这与其所展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肯定道德的自然法倾向并不矛盾,他是为了确立法律的至上性。另一方面慎到认为法律制度的建构应以自为之心作为其人性论基础,将制度建构在美好道德之上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未彻底否定道德的价值,但认为法律同道德相比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这其实也是对道德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他认为如果二者冲突,法律要高于道德,道德让位于法律。慎到法思想为我们今日制定法律时应如何更好地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避免步入泛道德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错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9.
论人本主义刑事司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明  陈爱蓓 《学海》2007,8(3):178-182
司法制度中所有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都在于关注人,人本主义所蕴含的尊重人的尊严、价值的法律精神,可以引伸出刑事司法程序的主体性要求,并成为重塑我国刑事司法理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
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育亟待加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千余份问卷调查研究,透视出医学生对医事法律认知程度普遍偏低的状况,进而从医学院教育方针,以及医学生法律意识、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分析、探究原因,寻求改进医事法学教育滞后问题,加速培养学医懂法医学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