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考察法律决策中案件自我相关对后见偏差的影响以及减少后见效应的策略.实验采用3(有无策略:后见组、分散注意组、指导组)×3(间接相关:无相关、积极相关、消极相关)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采用自编两个案例及问卷测查法律决策中的后见效应.实验结果发现,与积极相关和无相关的决策结果相比,在消极相关情境下更多的模拟法官认为法律案件中被告的行为存在过错,且所评定的过错严重程度更高.在法律决策中,案件的间接自我相关性会使后见效应对于被告过错的认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两种策略都能够有效减少法律决策中的后见偏差.  相似文献   
72.
冯玉军 《中国宗教》2014,(10):55-57
加强宗教财产的法律保护是推进宗教事务法制化的关键环节,亟需认真研究和落实。由于宗教财产权的归属一直没有得到法律上的明确,实践中的宗教财产权属关系不明导致的社会乱象比比皆是,宗教团体及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宗教财产纠纷频频发生,商业化、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寺庙宫观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些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了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也对目前实行的以政策调整为主、法律调整为辅的宗教财产保护体制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73.
以2岁儿童为被试,探讨其在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岁儿童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2岁儿童已能使用一定的延迟策略,包括问题解决、分心、寻求安慰、消极等待、寻求他人帮助、回避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分心策略;(3)不同的策略对延迟时间有着不同的影响;(4)儿童对策略的使用不会因延迟满足情境的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4.
多层面地认识医患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医”的社会分工形成起 ,医患关系就出现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来 ,医患关系古朴、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患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值得重新认识。医患关系是医 (方 )与患 (方 )自然形成的、自愿结合的社会人际关系。在患者基于自己 (或其亲属 )的选择 ,发出求医行为后 ,在接受医务人员医学诊疗服务时 ,患者与医方 (包括在医院工作的医、护、技、管理、后勤人员 )形成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在特定时间内 ,特定环境下 ,特定情境中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医学生活的诸种关系中 ,医患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受多学科的关注…  相似文献   
75.
张波 《学海》2002,1(4):73-7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在结构上表现为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与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严重分离。法律文化建设的重心应放在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构上。随着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生成动力的增强 ,当代中国将生成与社会主义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 ,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结构将由分离到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76.
77.
公民道德意识的确立与青年的法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要靠教育 ,也要靠法律。本文深入分析了青年在法律教育中如何确立公民道德意识的问题 ,从法律教育是公民道德意识确立的基本保证、主要方式、主要内容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进 《心理科学》2002,25(2):233-233,232
时间,象用符号表示的旅行,是用生活事件划分的。人的心理时间总是与他的具体活动、思想和想象相联系的。一些研究发现,被试者的未来时间透视与其已有的事件经历和控制经验相关,也与其预期的个人未来生活事件相关。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未来时间透视的特点及其与控制观的关系.但生活事件对未来时间透视的影响如何,国内尚未见有关文献报导。研究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对了解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成就动机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旨在讨论未来时间透视与个体经历过和期盼的生活事件的关系及其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79.
对善恶问题体验的尖锐程度就是对恶的体验的尖锐程度,因为善自身不能提供体验的尖锐性。作为关注善的学问的伦理学竟然不能说明自身的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法律来自于恶,而又揭露和限制恶,却无法战胜它。甚至在揭露恶的时候,其自身又蜕变成了恶,这又是一个悖论。作为正义象征的法律何以会走向恶呢?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我拜读了李建华教授的新《法律伦理学》。  相似文献   
80.
采用问卷法,对小学3~5年级179名高自控和188名低自控儿童的控制归因、自控期望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高自控儿童易做内归因,低自控儿童易做外归因;随年龄增长,儿童内归因的准确性提高;男生比女生更易采用外归因,内归因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高自控儿童自控期望高,低自控儿童自控期望低;随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控期望增强;各年级男生都比女生自控期望低,儿童中低自控男生自控期望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