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外思想家期盼破解的难题,与之相伴的是,如何考量法律的正义或不义、法律赖以存在的合法性的依据是什么、道德能否对法律进行审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当代实证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两大阵营。赫伯特·哈特被誉为当代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最大贡献就表现在对传统实证主义法学的超越和在与新自然法学派的论战中提出的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主张,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正义观。  相似文献   
592.
胡朝阳 《学海》2014,(4):146-152
基于法经济学代理理论,政府购买服务因其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代理人、政府作为公众(服务对象)代理人均呈"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而面临法律调整困局。基于行政法学双阶理论,政府购买服务乃私经济行政行为,其于政府资助决定与社会组织履约阶段分属公法与私法行为性质,各采公法与私法调整模式。破解其法律调整困局有赖遵循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与保障社会组织及公众权利行使以抑制其代理人机会主义的理路,构建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管制、社会组织对政府加以制约、公众(服务对象)对政府与社会组织予以监督的法律调整体系,依政府资助决定或社会组织履约之阶段的行为性质及法律调整方式,优选适用公权管制与规控或私权限制与保护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593.
国家的法律与教会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体,国家的法律是社会法,是为了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纪律。它是反映人们意识的、经立法机关通过的、由国家强制机关保障实施的法律。国家的法律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教会法是为了维护传播基督福音和救世工程,围绕教会的圣事活动,用来规范礼仪生活。  相似文献   
594.
《侵权责任法》背景下临床决策新路径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新颁布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对临床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我们医务人员高度认识新法律的地位与作用,需要认识临床决策的真正内涵。通过深化医患沟通职能建设、患方参与医疗小组、健全医患权益协议书、加强患者医学与健康教育等,探索临床决策的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95.
大众传媒及其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经常面临着道德价值选择冲突问题,需要我们在伦理的反思批判中逐渐达成共识。通过对新闻学领域内较为常见的客观报道与人文关怀的冲突、隐性采访与社会正义的冲突、舆论自由与独立审判的冲突进行解读,或许能为大众传媒及其工作者的道德价值选择提供道德依据和价值基础,从而为化解此类困境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596.
道德意志在个体德性的养成中是连接道德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的关键环节。道德意志一旦形成,在个体道德行为选择以及人格完善中,就成为道德自律精神的强大动力和调控力量。传统儒家伦理具有较为完备的道德意志理论,提出了志立善道的价值导引、正心诚意的心性修养、躬行践履的实践锻炼、抗危乐道的困境磨砺、持之以恒的习惯养成等修养方法。传统儒家道德意志的修养方法对于现代公民良善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97.
巫术和宗教是西方人类学研究领域中从未缺席的内容。关于巫术和宗教的边界问题,众多前辈学者在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指导下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探讨。然而,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巫术和宗教的边界依然模糊,诸种观点多处于难以自圆其说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598.
家族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在产权结构、管理方式、家族介入和控制权安排(包括继承权安排)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自身的伦理优势,同时在这些方面也遭遇到不少伦理困境。从伦理的角度讲,将家族主义作为企业经营的伦理理念,并将之无条件地泛化到企业经营的所有方面,这是家族企业遭遇伦理困境的根由之所在。强化伦理主体性,确立权利义务意识,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家族企业管理伦理新模式,是家族企业走出伦理困境的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599.
若将斯宾诺莎主要理解为唯理论者颇多不确,不仅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主要认识论著作称为伦理学,更是因为他的全部哲学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大伦理学体系。斯宾诺莎在自己的哲学中系统阐述了他之大伦理学的基于实体(神、自然)理论的人性基础和善的目标,以及通过认识服从理智律、通过信仰服从神律和通过社会服从法律的通达至善目标的三条路径。若能正确地从大伦理学的角度理解斯宾诺莎哲学,那么,我们就能看到斯宾诺莎哲学具有全新的哲学理论意义,以及重要的社会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00.
孙玉荣 《管子学刊》2021,(1):102-107
"同产"身份的认定在秦至汉初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秦王政廿六年十二月之前,"同母"和"同父"者皆为"同产",其后则仅限定为"同父"者。"同产"是秦及汉初法律中的"三族"之一,是连坐的重要对象。"同产"亦有"占年"、财产继承、分户、置后等权利和义务。秦及汉初"同产"认定标准的变化,以及法律对"同产"违律的处置、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出秦至汉初父权在不断加强,但母系因素在置后等过程中仍有一定影响,并且长幼尊卑的伦理秩序在这一时期尚未完全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