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9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随着医患关系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法律对医生专家责任规定的疏漏,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明确医生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分析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责任实现形式,建立责任转移方式以及责任限制制度,对于明确医生的权利义务,缓和医患关系,稳定医疗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2.
卫生执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卫生法律的立法目的.卫生执法应当尊重卫生法律的基本精神,而不应当对卫生法律断章取义,并应当切实尊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相似文献   
163.
曹彦 《宗教学研究》2006,29(4):182-184
关于俱有因的定义,现今的大多数辞典都是采用《俱舍论》第六卷中的“互为果义”的定义。但实际上这一定义是世亲用来指出有部在理论上存在矛盾的定义,并且受到了众贤的强烈批判。众贤在《显宗论》第九卷中则以“同一果义”来定义俱有因。其中的差异是因为在最早出现六因理论的著作《阿毘达磨发智论》中只是列举事例而没有给六因下定义,而六因理论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在六因的定义上,存在着争论。比如,在《大毘婆沙论》中没有讨论到:“法”是“随相”的俱有因,而“随相”却不能成为“法”的俱有因的这种非对等的情况。因此《大毘婆沙论》中将俱有因理解成心和心所的这种互为因果,相互对等的情况。因此对俱有因的定义就偏向于“互为果”。而后来由于生灭四相理论的引入,所以触及到法与随相非互为俱有因的情况。但当时俱有因的定义还是延用原有的“互为果”的说法。因此遭到了《俱舍论》的强烈的攻击。最终,众贤将俱有因定义为“同得一果”。即同得一(士用)果的其它法是该果的俱有因。从而含摄了互为因果和非互为因果的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4.
谢炳国 《天风》2014,(9):58-58
据8月14日《包头日报》报道:今年的"6·26"国际禁毒日,明星涉毒、新型毒品、戒毒康复成为网民热议的三大"禁毒话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涉毒事件接连曝光,令网友大感失望和痛心,众多公众偶像也因涉毒而沦落。李代沫、张耀扬、张元、宁财神、张默、高虎、柯震东、房祖名……近日,被抓的吸毒涉毒明星一个接一个。有人甚至调侃说,现在拘留所里明星云集,大腕荟萃,完全可以拍一部《吸毒风云》的大片了。  相似文献   
165.
慎到法思想中对"公"的追求与西方自然法思想相类似。他认为道德与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冲突,如果违反了道德,成文法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即恶法非法。从肯定道德的角度分析,慎到认为"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的实质应该是现实法律虽然与道德相违背和对立,但是也比无法可依的状态要好,也就是不善之法即"恶法犹愈于无法"。虽然是恶法,但因其也是"法",不能因为其不符合道德就否定其有效性,这与其所展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肯定道德的自然法倾向并不矛盾,他是为了确立法律的至上性。另一方面慎到认为法律制度的建构应以自为之心作为其人性论基础,将制度建构在美好道德之上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未彻底否定道德的价值,但认为法律同道德相比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这其实也是对道德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他认为如果二者冲突,法律要高于道德,道德让位于法律。慎到法思想为我们今日制定法律时应如何更好地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避免步入泛道德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错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6.
论人本主义刑事司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明  陈爱蓓 《学海》2007,8(3):178-182
司法制度中所有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都在于关注人,人本主义所蕴含的尊重人的尊严、价值的法律精神,可以引伸出刑事司法程序的主体性要求,并成为重塑我国刑事司法理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7.
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育亟待加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千余份问卷调查研究,透视出医学生对医事法律认知程度普遍偏低的状况,进而从医学院教育方针,以及医学生法律意识、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分析、探究原因,寻求改进医事法学教育滞后问题,加速培养学医懂法医学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8.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均有生育权,但事实上生育的最后支配权往往掌握在女性手中,导致近年来发生了许多有关夫妻生育权是否平等的争讼案件,受到了社会舆论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夫妻生育权的地位应重新审视,当因夫妻生育权的平等而发生侵权冲突时,必须在侵权法上进行适当解决,以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9.
手术同意书是现代医疗制度中的重要医疗文书.从法律角度看,它具有医务人员职务行为、履行注意义务、履行告知义务及医疗行为合法性等证明效力的法律属性,也具有患者自愿作出选择并授权医方实施手术法律效力,但不具有免除医疗机构责任的效力.由此,需要对手术同意书签字权、内容和形式、手术相关情况的告知过程等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0.
我国医学院校积极探索建立医事法律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医事法律复合型人才,符合科学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培养医事法律复合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基本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培养医事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