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邂逅水梅花     
酷暑的一天,妻一进门,就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冻矿泉水,顺手将它放在茶几上了。不大一会儿,她将矿泉水瓶挪开的时候,茶几上出了同矿泉水瓶瓶底凹纹一样的图案——一朵凸现的水渍梅花。那个无色的梅花水印凸现在我视线中的那一刻,我大脑中立马蹦出三个字——“水梅花”。  相似文献   
82.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以来,国内关于社区公园景观的研究开始加强,社区公园的健康景观、适老性景观等也都成为热点话题,适宜的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能有效提升周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湖州白鱼潭公园适老性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发展状况,总结其目前的发展问题,探究老年人对适老性景观的需求,探索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3.
陈丽 《中国宗教》2015,(2):74-75
司马迁说,老子是个"隐君子",提倡隐姓埋名。他在洛阳待久了,眼看着天下一天坏似一天,终于弃官出走,直奔大西北。他一路西行,来到今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守关的关尹喜留他小住,生怕老子这一去,把一肚子的学问带走,从此没人知道,叫他无论如何住几天,给大家留点东西。"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这书,就是后来的《老子》,也叫《道德经》。——《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84.
<正>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为2.8%,预计2030年将增至4.4%。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其中发展中国家为2.3亿,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达4千万之多,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如心脑  相似文献   
85.
导言:搞好哮喘教育管理 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控制哮喘是我国医学上的一大难点。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只有把防控哮喘的相关知识传递给患者并认真进行哮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才可能全面  相似文献   
86.
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创作山水风景式园林。掇山、理水,是《园冶》创造山水风景式园林的重要手段,《园冶》的造园思想也正是通过山石、流泉的经营布局来彰显。掇山、理水之法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境界追求是一致的,它对中国当代园林及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幼年时候,曾与死神擦肩而过。死神轻吻了一下我的额头,怜惜地说:“孩子,你太小了,还是回去吧!”  相似文献   
8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两个人每人都有一桶水,当对方从我们的桶中舀走水的时候,我们是不愉快的,同时这种不快也会引起对方心里的不踏实;但假如这些水是我们主动给予对方的,对方欣然接受,我们也是高兴的。  相似文献   
89.
先秦儒家的哲学构架是始于性情论,而又终于性情论的。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人的性情是天玄地黄、阴阳大化、风雨薄施的摩荡结果。先秦儒家吸收了《太一生水》的自然哲学思想。这不仅体现在儒家哲学的表述方式上,更为重要的是对儒家性情论,乃至整个儒家哲学的整体架构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学佛三境界     
高健 《佛教文化》1997,(1):46-46
一者,学佛之前的境界可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众生学佛之前,因不明佛法大义,慧眼未开,无量劫来的妄念缠绕难解,世俗眼光大多停留在眼前有限事物的表层联系上,分别计度之心特重,若有人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稍稍深入研究那么一点点(其实仍是很表浅的),或可被世人认为是大聪明者,却将至深至广、最为圆融无碍又难值难遇的佛法圣谛反视为“迷信”故而见山执山,见水执水,固执所见,难得般苦。二者,学佛初入时的境界可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学佛若能初步入门,可渐悟成顿悟“境由。必造”、“四大皆空”之宇宙真谛,故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