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对判断和决策研究领域所发现的跨文化差异进行了回顾。鉴于大多数判断和决策的跨文化研究都集中于对亚洲和西方文化的比较,本文也主要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具体来说,本文回顾了在概率判断及信心、风险知觉、冒险行为、消费者行为以及经济判断和决策中所存在的跨文化差异。综述结果表明尽管亚洲人和西方人的判断和决策行为存在很大的跨文化差异,研究也发现了显著的文化内差异。目前关于判断和决策的跨文化差异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判断和决策行为的跨文化差别及机制。  相似文献   
92.
生活充满抉择,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人们常需寻求他人建议,抑或直接请他人代己决策.诸多研究探讨了自我决策、向他人建议,以及代他人决策之间的差异.探究这种差异的动因之一在于考察何种条件下的决策更优或更“理性”.以往研究表明,自我决策或他人决策(向他人建议或代他人决策)均有可能更易违背理性决策原则,隐含着他人决策优于自我决策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传统智慧有一定的边界条件.研究者一般从认知(建构水平理论)、情绪(类型和卷入度),以及动机(调节聚焦理论)三种视角对自我-他人决策差异进行解释.本文作者提出基于理由的决策(reason-based account)假设来解释自我-他人决策在理性程度上的差异.未来研究可从决策过程及脑机制上深入考察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3.
贪婪是人性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哲学、经济学等领域经常讨论的话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贪婪的概念,并将问题聚焦在对于物质的贪婪上.然后总结了贪婪的特点,并提出贪婪的定义.接着阐述了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对贪婪的态度,以及贪婪动机如何影响自利行为.贪婪决策是个体决定是否做出贪婪行为的心理过程,受到自我意识和情绪的影响.贪婪决策过程模型整合了控制性、自动化两类加工方式,阐释了自利倾向与道德自觉相互作用的机制.本文对以上内容逐次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4.
幸福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偏差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体验效用的幸福包括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这三者有极其重要的本质差异,导致决策偏差和非理性。本研究运用行为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从行为层次—信息加工层次—脑神经层次三个层面,立体地开展幸福感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研究。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部分:(1)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的本质特点和行为规律;(2)三种体验效用产生偏差的认知心理机制;(3)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偏差的脑神经机制。通过系列研究,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在人类判断与决策过程中,预期、即时和回忆三种效用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决策?(2)三种体验效用出现偏差的信息加工特点和脑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3)三种效用的偏差规律及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启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对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一个贡献;对政府管理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避免"牺牲体验追求指标",解决"幸福悖论",同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考察法律决策中案件自我相关对后见偏差的影响以及减少后见效应的策略.实验采用3(有无策略:后见组、分散注意组、指导组)×3(间接相关:无相关、积极相关、消极相关)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采用自编两个案例及问卷测查法律决策中的后见效应.实验结果发现,与积极相关和无相关的决策结果相比,在消极相关情境下更多的模拟法官认为法律案件中被告的行为存在过错,且所评定的过错严重程度更高.在法律决策中,案件的间接自我相关性会使后见效应对于被告过错的认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两种策略都能够有效减少法律决策中的后见偏差.  相似文献   
96.
用户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1 循证医学中用户的重要性什么是“用户” ?在循证医学实践中 ,使用卫生保健信息的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称之为用户 ,而卫生政策的决策者和病人则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用户。如政府卫生决策机构、政府医疗技术评估机构、医疗保险机构、药厂、临床医生和病人。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用户特指使用和传播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的各国卫生决策机构或个人 ,包括英国国家医学研究会、英国国家卫生服务评估和传播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卫生研究会、证据的传播者和倡导者、病人及家属等。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充分尊重病人的自身价值和愿望 ,将…  相似文献   
97.
肝癌基因治疗的发展趋势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肝癌基因治疗的策略按作用机制的不同 ,肝癌的基因治疗可分为反义基因治疗、抗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及药物基因治疗。1 1 肝癌的反义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 ,就是利用反义核酸与其靶基因或基因产物互补形成一种特殊的“基因封条”结构 ,从而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 ,使细胞正常分化或促进细胞凋亡 ,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反义核酸所针对的靶点可以是在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或几种癌基因、失活的抗癌基因、自分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等。反义核酸可连接到特定的载体上 (如逆转录病毒、质粒等 ) ,或人工合成后…  相似文献   
98.
乙肝治疗 亟待规范——乙肝防治刍议(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秦皇岛的一位患者 ,患乙肝已近 2 0年 ,治来治去总也治不好 ,起先多是根据广告宣传 ,服用各种“特效转阴”药物 ,花钱不少 ,但未能转阴 ,最近患者先后去了上海和北京等较有影响的几家专科医院 ,寻访多位专家 ,得出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 ,拿着几张内容各异的处方 ,患者犯难了 ,到底该信谁的 ?类似此患者的情况并非少数 ,近期笔者随机调查了146位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情况 ,治疗平均时间为32 7天 ,使用药物种类平均 16种 (其中有的患者住院时口服及注射用药达到 38种之多 ) ,平均支出710 0元 (最多者达到 2 8万元 ) ,实际疗效分析 :达到乙肝病…  相似文献   
99.
张森年 《学海》2002,(1):54-58
谋略思想 ,亦即决策理论 ,是《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及其精华之所在。本文从十个方面对贯穿全书的决策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 ,《兵法》所提出的决策要符合民众的利益、一切决策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决策者要全面地辩证地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最优方案 ,务求“全胜” ,在实施决策过程中 ,对实施决策主体要予以关心、要重视决策反馈 ,因时因地调整决策方案以及要重视决策者素质的提高、品性的修养 ,决策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并必须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 ,通“九变之利”等决策原则 ,对于我们今天的决策理论和决策实践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0.
曹黎光 《天风》2002,(8):40-41
“自养”是三自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包头市沼潭教会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可喜之路,他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以客观存在的优势作为发展自养的目标,慎重定位自我优势,作出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