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几年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各国对心力衰竭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是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心衰学会公布的心力衰竭新指南、201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0年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09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实践指南工作组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及2010年我国的急性心力衰竭指南等.各国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乏亮点,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加重视血运重建的治疗作用、推荐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种新型β受体阻滞剂奈必洛尔等等.我们对以上几个指南做了浅要分析,以取长补短更规范的诊治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82.
尽管30年前鲍林与卡梅伦曾经用静脉注射+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10克/天)治疗肿瘤患者,并验证抗坏血酸的抗癌功效,但梅约医疗中心的口服双盲试验否定了他们的结论.沉寂30年后,鲍林的继承者瑞欧丹通过不懈的努力用科学实验和医疗实践证明,通过静脉滴注大剂量抗坏血酸,令其在血浆达到一定浓度,可以杀死多种癌细胞,从而作为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恶性肿瘤.30年来的临床实践现已总结为“瑞欧丹规程”.近年来,他们的成就受到美国主流医学和媒体的高度重视.与一般化疗药物相比,该法的好处是基本没有副作用,延长生存期,提高存活质量(QOF).这是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和成就.该疗法的确立意义重大,将推动癌的治疗及预防,乃至其他疾病如冠心病、感染性疾病及炎症的治疗及预防,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3.
分子靶向治疗是这几年来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这类新一代的分子靶向生物治疗模式,将在临床治疗肿瘤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事肿瘤研究的临床医务人员需要综合归纳这些信息,融汇入自己的认知将之合理应用于患者.我们将真正进入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攻击与非细胞毒性靶向性药物相结合使用的时代,真正实现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84.
克罗恩病是一种以累及消化道为主的复发性炎性疾病.生物制剂的使用为克罗恩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生物治疗主要是抗TNF α单抗对诱导及维持克罗恩病临床缓解、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目前临床指南多建议对克罗恩病采取递增方案治疗,对重度患者可及早采取更为有效的包括生物治疗在内的治疗方式,但递减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尤其是针对初次诊断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早期及长期应用生物治疗的安全性及其是否能改变克罗恩病的自然病程证据尚不充分.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根据风险/效益研究来确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5.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疾病,目前主要治疗药物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英夫利昔等多种生物制剂的使用,临床已取得可靠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随着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免疫功能异常的新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本文就目前IBD的生物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血管外科在近十年发展迅速,其手术治疗已由传统开放手术为主转变成微创腔内治疗术为主的模式.这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医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求从事血管外科的医务工作者科学看待手术模式的转变,熟练掌握各种新技术,努力创新,优化设计,降低手术风险及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广泛性焦虑障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均可选择.心理治疗主要是CBT.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SSRI、SNRI是一线选择,NICE推荐舍曲林作为初始治疗药物.对于难治性的患者,可以试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如果药物治疗有效,最佳治疗时间为一年.  相似文献   
88.
探讨并比较真实火灾和模拟火灾情境下小鼠是否采用直觉性逃生决策。研究包括一个预备训练和两个主实验。预备训练的目的:首先训练小鼠获得有关迷宫路线及出口的经验,然后再经过遗忘处理使它们遗忘相关经验。两个主实验均采用3(情境:真实火灾,模拟火灾,普通情境)×2(记忆:遗忘前和遗忘后)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均为逃生决策。实验组被试为72只经过训练的小鼠,控制组为24只未经过训练的小鼠。通过考察小鼠在不同情境和不同记忆条件下的逃生时间和对逃生出口的选择探测并比较真实火灾和模拟火灾情境下小鼠的逃生决策差异。主要结果:(1)实验组在真实火灾情境下的逃生时间无论遗忘前后都明显比模拟火灾情境下短;(2)实验组在真实火灾和模拟火灾情境下的逃生时间都明显比控制组短;(3)当熟悉和陌生出口均开启同时熟悉出口处有烟雾条件下,真实火灾组在遗忘前后均倾向于选择熟悉出口逃生,其他两组则倾向于选择陌生出口离开。结论:真实火灾和模拟火灾情境下小鼠的逃生决策存在明显差异:真实火灾情境下受过训练的小鼠倾向于直觉性逃生决策;模拟火灾情境下受过训练的小鼠不倾向于直觉性逃生决策。  相似文献   
89.
伤害回避是指个体对厌恶刺激信号做出强烈的反应,并学会被动地回避惩罚的一种倾向,这一倾向使得个体反复思考未来的结局,并谨慎小心地对待不确定情景中的事件,进而更有可能诱发情感障碍。伤害回避涉及的神经网络包括三个子网络,即额顶叶-前扣带皮层的连接、皮层-杏仁核的连接和白质通道的结构性连接,这三个子网络分别与羞怯感-易疲劳性、预期担心以及不确定环境中的害怕情绪有关。而其生物基础则包括单一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多态间的交互作用。今后的研究应该集中在深化伤害回避神经网络与生物基础间的联合机制、研究三种及以上基因多态间的交互作用、考察其他因素对基因效应的调节作用、注重伤害回避四种亚型相关神经网络之间的连接、探讨5-HT4等其他几种5-羟色胺受体多态性与伤害回避的关系以及分析伤害回避内部机制在抗抑郁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0.
调节定向理论(Higgins,1997)超越传统享乐主义动机,区分出“促进”和“预防”两种调节性动机系统,近年已成为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调节定向影响着消费者购物决策整个过程,受被试因素(文化背景、自我建构)、刺激因素(信息框架、解释水平、非言语线索、商品属性)和情境因素(决策时间距离、任务操纵)的影响,通过直接作用、调节关联效应和调节匹配效应三种途径决定信息的说服效果,并且受到精细加工可能性的调节.管理者应特别注意具体营销情境中的调节定向,合理利用调节匹配效应.未来研究应关注调节投入理论、调节定向的前因变量以及同网络购物情境相结合,并探索如何削弱预防定向对营销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