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随着聚乙二醇化干扰素(IFN)的普及应用和慢性丙型肝炎规范化治疗的开展,其治愈率不断提高.但疗效不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断积累,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挑战.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难治疗”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由于宿主条件限制,不能耐受IFN联合利巴韦林(RBV)的标准治疗,如儿童和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等.第二类为“难治愈”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可以耐受标准治疗方案,但按照应答指导的治疗原则(RGT)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或复发.本文就近年关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定义、机制、治疗诸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直肠间质瘤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间叶肿瘤,直肠间质瘤更为罕见,在直肠肿瘤中的发生率0.1%以下。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直肠肿瘤相似,随肿瘤逐渐增大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排便困难等。临床确定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是能够治愈直肠问质瘤的唯一方法。格列卫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对术前降期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疗效。本例患者因下消化道大出血入院,肿瘤近肛缘,术中病理考虑为直肠闻质瘤,完整切除肿瘤后行保肛术。术后应用格列卫,随诊3个月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63.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其具有症状重、病程慢、复发率高、社会功能明显缺损等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家庭环境因素在焦虑障碍的发病、转归和预后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焦虑障碍患者家庭特点和家庭互动模式的研究结果.系统式家庭治疗作为一种家庭治疗模式,具有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式家庭治疗用于焦虑障碍具有良好疗效.今后,还应该运用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国焦虑症家庭动力学特点和家庭功能,并采用更加严格的随机对照设计,进一步证实系统式家庭治疗对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射频消融术(RFA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 DC-CIK 治疗等非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重要手段。RFA 及 TACE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DC-CIK 治疗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TACE 联合 RFA 术后序贯 DC-CIK 治疗可取长补短,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的远期疗效。本文主要对 DC-CIK 治疗、TACE 、RFA 治疗现状及联合治疗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食管裂孔疝即腹腔内脏器经食管裂孔疝入胸腔,并引发烧心、反酸等消化道及其他非消化道症状。按其解剖及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一系列客观检查可以明确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分型及疾病进展程度。食管裂孔滑动疝并发反流、食管裂孔旁疝合并明显症状、混合型及多器官型食管裂孔疝或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通常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以消除疝形成的因素,控制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手术目前通常采取腹腔镜下疝修补、补片加强及胃底折叠术,同时也存在食管延长、胃固定等其他替代术式。围手术期通过积极地控制风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各类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及复发率。对复发、儿童及肥胖等特殊患者,也应视患者条件积极实施手术治疗。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食管裂孔疝手术在手术入路、补片材料、复发及并发症控制、日间手术模式应用等方面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6.
模糊痕迹理论是用于解释记忆、判断与决策的综合性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主要基于对信息存储、表征、提取和加工过程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痕迹理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其要义(gist)如何发挥核心作用,使得模糊痕迹理论有别于其他传统的决策模型。该理论将高级直觉与原始冲动性进行了区分,并且预测决策误差来源于判断与决策的各种不同成分,如背景知识、信息表征、提取和加工过程等。模糊痕迹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诸如框架效应、合取谬误等传统决策与判断文献中常讨论的误差现象,同时基于该理论的研究还得到了一些与传统决策理论相悖的新发现。此外,对脑与行为如何发育性变化的研究为我们了解成人的认知过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新视角,这些对脑与行为的发育性研究和对特殊人群的研究结果也都支持了模糊痕迹理论对要义加工依赖的预测。  相似文献   
67.
本案记述了一名本科二年级女生进食问题的咨询过程。咨询师通过资料搜集和鉴别诊断,确定为严重心理问题,制定了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并配合放松、行为塑造法的咨询方案,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减轻了其焦虑情绪,改变了求助者因身材问题产生的自卑情绪,建立了自信心,改善了人际关系。该咨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方言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旨在考察语言类型(方言、普通话)对群体和个体社会决策的影响。实验1通过改编的公共物品博弈范式,发现方言条件下信任与合作水平、主观评定积极情绪和心率的变化值更大,皮肤电无显著变化;普通话条件下信任在主观消极情绪评定和合作行为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实验2利用改编的最后通牒博弈范式,发现不公平的¥2-¥8分配方案下方言条件的接受率显著高于普通话条件,提议越公平接受率越高。结果表明方言会影响人们认知、情绪和决策行为,研究为语言和决策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的影响。采用2×2×2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内变量为自我损耗,组间变量为情绪动机方向和强度,使用双任务范式操作自我损耗,使用情绪动机图片启动被试的情绪动机,使用延迟折扣任务的指标k值测量冲动决策。结果发现,高趋近动机的k值大于低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的k值大于低回避动机。结果表明,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0.
2018,崭新的一年到来了!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对于宗教工作系统来说,新的一年也必将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