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国内油画界出现了大批技法简单、水粉化的油画作品。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国内美术院校油画传统技法教学的不足甚至缺失。针对这种情况,以油画技法的发展脉络为坐标,构筑当下油画专业技法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2.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意象艺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当代艺术家的一种美学追求。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意象的创造基于画家对事物外部和内在特征的深刻认识,基于画家对事物的强烈感受,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表达真情实感,是画家创造意象的全部目的。现代艺术只有通过意象的通道,才能达到超越性艺术精神的领地。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体系,它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方面,在价值观念上放弃了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从而创造了中国当代意象性油画一种全新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83.
观谢麟画记     
大隐 《美与时代》2016,(10):1-5
谢麟,男,汉族,1957年生,广西贺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民族美术艺委员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秘书长、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1987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1991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全国美术干部理论研修班"、1997至199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第十届研修班学习。  相似文献   
8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腾飞,当代中国油画的语言样式及材料再不是以单一的传统模式而存在,绘画的语言样式及材料的应用也向不同的学科及流行文化延伸。通过模仿、创造、积累,以及对美本身的感受,绘画语言的表达以材料技法的创新发展为突破口,寻找、研究和利用不同的材料及技法,成为画家们提升绘画语言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5.
中西方绘画由于受地域、文化、观念等的影响,使中西方两大绘画体系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和风格,并由两大体系产生出美术创作的多元性。本文就以这两大体系中的代表画种“中国画”和“油画”为论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这两大体系的性质、特点分别加以比较分析,希望在分析比较中,能使我们对中西绘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86.
杨洋 《美与时代》2014,(11):90-90
中国的油画风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独立于画坛,发展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伴随着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一批杰出的风景油画家与油画风景群体脱颖而出,这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当代油画风景朝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发展的进程中,以西北风情为画面内容的油画引起了国内外画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7.
法国画家贝尔纳·卡特林是当代颇受关注的艺术家,他游走于风景、人物和静物题材之中,造型简练,用色浓郁。现如今,单纯、清晰明了的艺术作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  相似文献   
88.
张璐 《美与时代》2016,(10):18-19
绘画流派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画派从晋唐、五代、两宋至明清,再至现代,其形成、发展、消失都离不开时代精神文化,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画派的差异较大。但由于画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观众的审美趣味等原因,使得中西方画派中某些画家或有相同的审美追求,或有类似的创作主张,其作品也或有气质的相似,或有表现手法的一致。  相似文献   
89.
李珍 《美与时代》2011,(3):77-79
在当今绘画中,油画、国画等占据了人们的主流视野。由于水彩在我国发展历史短暂,在艺术市场上一直比较"低调发展",一度受到观众的"冷淡",不及油画在当今艺术资本市场受到观众"热捧"。随着中青年水彩艺术家的茁壮成长,国内外前辈艺术家的孜孜努力,水彩作为曾经的小画种,绘画中的"轻音乐",有望突破观众的"防线",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艺术之林,带给人们新的视觉意义。  相似文献   
90.
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王宏伟先生的油画作品《花好月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和谐温馨的名字脱颖而出,从而获得提名奖。其画面考究的构图、含蓄的用色、独特的风格和新颖的立意充分表现出中国油画所特有的“东方美”,是中西审美契合的精品,为此次画展增添一笔别样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