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5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噬菌体呈现技术建立抗黑色素瘤全套抗体文库,发现黑色素瘤特异性较高的单链抗体V86克隆实际是一个重链抗体。进一步证实,重链抗体文库比单链抗体文库较易得到肿瘤特异性抗体。研究过程中体现了意外发现的意义和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52.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英译本圣经在英语语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且继续丰富着英语语言。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圣经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圣经是通过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影响世界的。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英译本圣经在英语语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且继续丰富着英语语言。研究圣经英译本有助于  相似文献   
53.
彼此接纳     
在《罗马书》14章至15章中,保罗两次提到"接纳"。"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参罗14:1,和合本2010)"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归荣耀给上帝。"(参罗15:7,和合本2010)这两处的"接纳"。  相似文献   
54.
《法音》2016,(4):36-39
正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影响。海南佛教的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大规模进行的,佛教文化的建设则是在近十余年来才进行的。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海南佛教的发展离不开佛教文化的建设,海  相似文献   
55.
孔子去世后,七十子开展了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这种活动的参与者多是七十子中的后辈弟子,有若、子游、子张、子夏等人是讲习活动的中坚力量。其中,有若以对孔子言行的精深理解,被一些后辈弟子推举为孔门代表,即"师事有若"。随着时间的流逝,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开始被曾子接管,在曾子手中,七十子同辈间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变成师徒间的传授。于此,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成为孔门正规化、模式化的传授行为。七十子开创的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大大增加了孔子语录的数量和种类。经过七十子和再传弟子的辛勤努力,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语录文献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56.
57.
何光沪 《天风》2009,(7):45-46
《论语》是一部越读越有味道的书,圣经也是(卡尔·巴特说圣经里有一个“奇妙的新世界”)。两部书对照起来读,就更有味道了。  相似文献   
58.
汉魏之际,经学开始酝酿一场变革。《论语集解》把汉代四家大儒的《论语》注汇集到一起,又采入魏初三家注释,并加上编者自己的注解,以此来改革汉代经学,缔创魏晋新学。此后,晋代李充、江熙等人相继仿效何晏《集解》体制,不断集结当代各家《论语》注释,使《论语》融入到玄学的大潮中。南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则充分利用前人集解成果,集六朝《论语》注疏之大成,书中的主体思想反映了魏晋六朝儒道会通的主题,是玄学背景下《论语》研究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59.
郑秋月 《哲学动态》2012,(4):106-110
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新的政治教化尚未形成,逐渐摆脱汉儒纲常名教束缚的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由。这一时期,玄学是政治形态与思想文化的主导,它主要以古代典籍中最具形而上学特色、包含丰富哲理的《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为阐释对象,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与美学形而上的精神理想来倡导一种道家对天地自然和谐的超  相似文献   
60.
北宋苏轼,既因撰写《东坡易传》而具备了易学家的资格,又不时关注《易》的筮占之用,在筮卦变占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筮占操作可接通、感通大化流行的宇宙场域或曰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而将与疑惑相关的信息收摄呈现于所得的六爻之卦上。卦有动爻时,断占的规则是,动爻有几个,之卦(变卦)就有几个,因而由本卦向之卦的变迁及其所昭示的时的境域变迁,就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这与春秋时人以及朱熹的见解存在莫大差异。在后者那里,无论动爻是一还是多,之卦只有一。前者较之后者具有别样深层的易学底蕴,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并给予超越筮术的易道层面的深入开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