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清朝经学家唐鉴在谈到王夫之的学术思想时曾说过:“其为学也,由关而洛而闽,力诋殊途、归宿正轨、……先生之学宗程、朱于是可见矣。”(《清学案小识》)此语虽并不全面,但却从一个方面道出了王夫之哲学与张载哲学及朱熹哲学的学术渊源关系。这就是:王夫之哲学虽是在继承、发展张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然王夫之所以能继承、发展张载的哲学思想,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推向最高峰,则与朱熹哲学在其中所起的中间环节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2.
对萧汉明先生蛊卦为奉父鱼肉、丰卦“日中见斗”为太阳黑斑说提出不同意见,另依古字本义通释二卦,解“蛊”为腹蛊,丰卦为击鼓救日,并解帛书“弓”为“救日弓”,“蔀”、“芾”、“屋”皆指蔽日之影。  相似文献   
133.
热心与见识     
冰谷 《天风》1995,(4):34-34
在教会中接触到一些弟兄姊妹,发现他们极其单纯、心里火热,为人代祷、探访病人、与人谈道、作主圣工……  相似文献   
134.
李存山 《哲学研究》2012,(3):38-48,127
<正>中国古代的气论思想内容非常广泛,我曾将其概括为"一气涵五理",即"气"概念中包含着哲理、物理、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参见李存山,2006年)从气论在哲理上的意义而言,它是中国哲学自然观的主要形态。因为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或"推天道以明人事",所以气论与儒家的仁学、道家的道论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倾向或特质。本文就此而  相似文献   
135.
李贽《九正易因》着力于阐发文王、孔子"神圣心事",其"文王之卦"说继承发展了传统"三陈九卦"说,以《明夷》、《困》等十六卦为具体内容,深入阐发文王忧患之事、处困之道、尚贤养贤之道、风化天下等内容。"文王之卦"是李贽《易》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九正易因》独特的《易》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6.
张捷 《中国哲学史》2012,(1):98-105
山鹿素行是日本江戸时代初期的儒学者,兵法家,古学派的先驱,山鹿派兵法的开祖。早年即接触朱子学,青年时代潜心研究,并节选、抄录、出版朱子著作,中年开始怀疑并著书批判朱子学,主张古学。因此罹笔祸而被幕府流放。流放期间重新审视日本历史,认为本国文化优于他国,尚武的传统万世一系,主张日本中朝主义。本文的焦点将集中于山鹿素行与朱子学的渊源及其朱子批判始末,浅析其批判理由,并探寻山鹿学与朱子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7.
陈来 《哲学研究》2022,(1):41-51+126
随着“气质之性”说的确立,“气”的观念成为朱子晚年讨论已发未发问题时的一个要素。文章从黄榦论性时所引述朱子“气不用事”的思想出发,梳理分析明清朱子学和朝鲜性理学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朱子学中所说的“未发”,如果从性去理解可称为主性派,从心去理解则是主心派。主性派中,又可细分为主“天地之性”说和主“气质之性”说。主心派中,又可细分为“未发为中”说和“未发不中”说。通过这些不同理解,可见有的问题朱子本人虽论述较少,但却成为后世朱子学者的重要讨论对象。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形成了朱子学内部的不同观点或派别,这一过程也使得朱子哲学体系中的各种逻辑可能性得以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主要讨论顾宪成对于性、命二者关系的看法。"天命"思想在顾宪成的思想中很重要,认为这是学问的"大头脑",是源头所系。他论性命主要依托于对孟子"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二条的解释。然他论性命与孟子之意甚相反,主张性命交关,孟子则主张区别性命。顾宪成之性命的含义与孟子不同,与程朱也不同,特别是命的含义差别最大。孟子犹以命为命数之命,为在外者;而程朱则逐渐转向以气质论命,把在外之命归于在人身之气质;顾宪成所谓命则为先于性者,为"天命"之命。性、命二范畴在他的思想中有着特殊的界定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9.
先秦至汉初文献中出现"专气"、"行气"与"食气"等说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道家内部与受其影响的神仙方士有关气的炼养思想。上述内容均可回溯至《老子》文本,而其中出现的"专气"说,已经奠定了气在哲学上精神性的修身与以"长生久视"为目标的养生两个方向上的作用。前者局限于道家谱系内,而后者则主要为方士所发明,并进一步演化出"行气"与"食气"的观念。在这两种对于气息的调理技巧中,"食气"稍后出也更为复杂,且其在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后世内、外丹道的真正源头。  相似文献   
140.
It is challenging to estimate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system of the Trigrams and Hexagram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Yijing) had an impact on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The universal paradigm from which it was derived formed the basis of a semiotic theory of evolution which, because of structural analogies, was applied to all fields and aspects of human life where decision making and action in correspondence with a cosmic principle was required. To achieve that goal, countless commentaries on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Yijing have been written.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chools. The first used the Yijing as a book for divin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anifestations of the universe and nature. The second interpreted it with a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making it part of the tradition of Confucian thought. Modem scholars have also contributed some new approaches to the Yijing. My paper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rigrams and Hexagrams of the Yijing cannot be understood in a purely representational way. They do not represent things apart from their relation to human needs or consciousness. Because of the co-determination of text and reader as a task without determinate end-points, it proves to be a unique case of effective-history. In the Yijing, there is no real line between culture and nature, sign/image/language and fact, the universe of semiosis and other universes. With its use of signs, images and language, the Yijing confirms that the universe of semiosis is the universe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my explanations will not only focus on the Trigrams and Hexagrams. My paper will also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topics: (1) interpenetration of linguistic meaning and objective reality and (2) the social nature of verbal or literary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