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决策者的认知特征对决策过程及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最高决策者的个人特性和行为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决策者的认知特征对于战略决策的过程以及最终形成的战略决策的影响。研究采用情境实验法,根据某企业的实际情形编写了一个商业案例,案例提供了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并制造出高不确定的情境。148名来自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被要求对于该案例进行分析并填写有关量表。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后得到如下结果:决策者的认知复杂性和认知需要与他们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周密分析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通过后者影响到对于环境中蕴含的机会的判断,并最终影响是否进入某项业务的决策。  相似文献   
62.
物体颜色与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设计了3个实验任务,探讨物体颜色相似度与质地相似度对140名4~6岁幼儿和40名成年人的归纳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任务1中,当靶物体质地保持不变时,幼儿和成年人在归纳推理中倾向于选择与靶物体在颜色上更相似的物体;在任务2中,当靶物体颜色不变时,幼儿和成年人倾向于选择与靶物体在质地上更相似的物体;在任务3中,当测试物体在颜色相似度和质地相似度上发生相反变化时,4岁幼儿显著地依赖于质地相似度进行归纳,颜色相似度在5~6岁时的重要性明显提高,但仍略低于质地相似性,差异不显著,这表明颜色相似度和质地相似度在幼儿的归纳推理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对成年人而言,颜色相似度虽然看起来比质地相似度相对更重要性,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也是创造力研究领域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话题。该文综述了人格特质理论、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行为主义与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结论认为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个体内、外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并且提出探讨环境作用的机制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4.
认知闭合需要、框架效应与决策偏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带有模糊性的决策情境中,决策者个人的认知特征会对其判断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认知闭合需要和特征框架效应对个体决策偏好的影响。93名工商管理硕士(MBA)参与了实验,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本研究的3个假设,即认知闭合需要与特征框架效应不仅对被试的决策偏好存在显著的影响,而且二者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具体来说,研究发现,在模糊情境中:高认知闭合需要的被试偏好于立刻做出决策,而低认知闭合需要的被试偏好于暂缓做出决策;接收到正向框架信息的被试偏好于立刻做出决策,而接收到负向框架信息的被试偏好于暂缓做出决策;认知闭合需要与特征框架对被试的决策偏好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结论为根据个体认知闭合需要的水平来选拔决策者、利用框架效应来影响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而提高决策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回顾美育之历史,可知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美育的时代内涵体现在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的直接目的和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上.当代美育在宏观层面上的结构不平衡特点和微观层面呈现的诸多不足使大学美育承载着更多责任.以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66.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位置重要,但现行教材中的释义容易引起误解,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以课本内容为纲,从辩证法、实践观、人的需要等多维度的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67.
成长空间     
生活需要阳光,更需要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阳光,不依靠别人的赐予,生命同样可以灿烂;位置,不要别人的恩典,有心人自能创造别样的成长空间。也许是一间陋室,就像一位诗人所言,只要“惟吾德馨”,陋室里一样可以阳光明媚,一样可以像鸟儿一般自由徜徉于快乐的云海之间。假如你生命里缺少阳光,也不能老是仰望星空,就要看你自己有没有制造阳光的心灵;空间里有没有幸福与快乐的青鸟飞翔,就看你能不能用一颗爱心,去创造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妙时光。  相似文献   
68.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需要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师面对学生是没有选择的,热爱学生应该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准则。  相似文献   
69.
邵珊 《天风》2015,(3):28-30
<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基督教两会以2009年建成橄榄山教育基地为转折点,基于全市教会发展情况和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果断调整全市教会事工战略,将全市教会事工重点由前橄榄山时期的"致力于夯实教会自身能力、提升教会牧养能力,以加大力度推进神学教育和堂点建设为途径,形成教牧人员和聚会堂点辐射全市的牧养格局"转变为后橄榄山时期的"以教会发展成果回  相似文献   
70.
4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行为。实验2通过测量归属需要、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实验3通过操纵归属需要,来考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共同经历者之间的合作行为受归属需要的驱动,而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不足以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实验4通过操纵个体共同经历“相同”和“不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进一步厘清了,促进个体间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经历相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而非“共同经历负性情绪”造成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解释小群体的形成,对群体和社会管理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