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回顾了国内外心理求助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该模型将心理求助视为一个内部决策过程,包括连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问题知觉阶段、自助评估阶段、他助评估阶段。在不同的求助阶段,影响求助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基于这个理论模型所作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羞怯量表、学业求助量表及学业适应量表对青岛两所普通中学62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羞怯、学业求助与学业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学业求助是否在高中生羞怯与学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羞怯可以显著预测高中生的学业适应;(2)学业求助态度在羞怯与学业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羞怯部分通过学业求助态度经学业求助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学业适应。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以15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取向的确可以区分出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逃避型自我取向对学业求助有更大的负面作用.(2)社会目标与学业求助有显著关系,支持本研究的假设.(3)自我效能低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不愿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24.
动机与情境对不同自控水平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信军 《心理科学》2000,23(1):80-83
本实验以小学儿童为被试,研究了在不同动机取向和情境条件下的不同自我控制水平儿童的学业求助行为。结果表明:(1)单独无自尊压力的解难题情境比群体压力情境导致更多的求助行为。(2)低自控儿童比高自控儿童产生更多的执行性求助,但主要表现在单独无自尊压力的情境下。(3)在群体压力情境下,自我卷入的儿童比任务卷入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求助行为。(4)在单独无自尊压力的情境下,任务卷入的儿童比自我卷入的儿童表现出  相似文献   
25.
课堂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志霞 《心理科学》2000,23(5):622-623
1 前言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生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求助行为当作一种有效利用他人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认知策略来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 ,学习求助行为不仅仅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认知策略 ,而且也是学生的一种人际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求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2 求助行为的一般动机分析2 1 求助行为与帮助需要实际观察发现 ,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即求助需要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会寻求帮助。也并非一个人的帮助需要越强 ,他就一定会有更多求助行为。早期的一些关于求助行为与帮助需要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甚…  相似文献   
26.
摘 要 对831名中学生施测青少年自评量表、父母知晓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考察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父亲知晓、母亲知晓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行为问题、父母知晓呈显著相关。(2)父亲知晓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母亲知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了7、8、9年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比较密切;②初中生成就日标对求助行为的影响部分是以自我效能和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变量进行传递的.  相似文献   
28.
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大学生为了避免自己和家人遭受歧视而回避求助,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探讨污名的内涵、影响因素、污名的分类及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提出对策减少心理疾病污名感,提高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9.
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编制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方法:经过初测后再选取260名中学生测试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全量表的克隆巴赫a一致性系数为0.873(n=235,p〈0.01);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为经过初测后确定的四个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为53.644%,四个因子分别为意愿倾向、评价、效果预期、心理卫生知识。结论: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查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意愿的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编制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方法:经过初测后再选取260名中学生测试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全量表的克隆巴赫a一致性系数为0.873(n=235,p<0.01);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为经过初测后确定的四个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为53.644%,四个因子分别为意愿倾向、评价、效果预期、心理卫生知识。结论: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查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意愿的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