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举与国家认同——西欧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海兵 《学海》2012,(4):92-107
西欧国家投票权扩大的历史背景是民族国家的构建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产生了国家认同危机,后者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民族国家构建中通过战争等方式并入的新的群体,以及在社会结构变化中成长起来的新兴阶级,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打着民主的口号要求本来属于贵族特权的投票权平等化,从而在民族国家内部形成了对抗和紧张关系。而国家所采取的积极性回应——逐步开放投票权,则缓和了民族国家的这种对抗和紧张关系。西欧国家投票权开放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三种:以英国为代表的渐进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激进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竞争模式。尽管存在着道路上的差别,但它们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都实现了投票权的平等化。投票权的平等化除了暂时缓和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既得利益阶级与利益边缘阶级之间的冲突之外,还有着更加长远的积极意义,它以民主的名义把社会不同阶层、团体和族群整合到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政治行动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家认同——民主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2.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11
只因看不顺眼,同学之间竟然在教室门口动起了刀子。11月21日上午,儋州市民族中学一名初一男生在教室门口被同校同学用刀子刺伤,左腿股动脉被割断,导致大量失血,险些危及性命。  相似文献   
43.
人生有四大憾事:少无良师,长无益友,壮无善事,老无令名。研究了解张之洞的人都知道,张之洞有着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张之洞有着耀眼的业绩:打败法人入侵,策划并督建京汉大铁路,创办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就连毛泽东在谈到民族工业时也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相似文献   
44.
人文精神是涵括人的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表现为人对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核心是进行人性教育,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概而言之既是涵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历史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科学时代人必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需要让学生在感悟中变得成熟、丰富、热情、善良、富有情感和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45.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号,民族幼儿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民族幼儿的心理特征,探讨不同立场、视野中民族幼儿教育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46.
王忠坤  林超群 《天风》2014,(1):24-25
<正>福建省基督教两会认真贯彻《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2013年以"教风"为主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通知》及《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关于开展的"教风"为主题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通知》的精神,以教职人员为抓手,深入开展以"教风"为主题的和谐教堂创建活动,有效  相似文献   
47.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传资源丰富,尤其是装饰装饰艺术种类繁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高校艺术教育植根本土和民族,开设传统装饰临摹和传统工艺学习等课程,可以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起到人才保障、数据保存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以321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民族接触(与汉族)、交往态度、民族认同、民族本质论、民族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等变量,以整合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接触促进民族交往的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民族接触通过降低群际焦虑和民族认同、减弱消极刻板印象和民族本质论而间接促进了民族交往,民族认同在民族接触和民族本质论之间、消极刻板印象在民族接触和群际焦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这项整合的研究理论上丰富了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研究,发现了新的中介变量,对促进民族交往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50.
有时我固执地认为,熬茶也是解读青海的密码。几百年中,熬茶浸透了整个青海大地,平川谷地、深山低壑、村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有熬茶的影子。民族的发展史、民族的交流史、民族的交通史,甚至整个青海的近代史都与熬茶有关。善舞的藏族、好客的回族、英俊的撒拉族、忠厚的土族们都与熬茶相伴一生,熬茶的味道深深渗进各民族的骨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