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佛教史料数字化既加强了资料的保存性和持久性,又创造了数据的可用性与整合性,给文化传承和佛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一数字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数字符号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2.
《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1)》金泽邱永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伴随着国人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和深入分析,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到了中国硬实力的增强,也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社会压力,向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关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必须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改革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解释,而这都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993.
一、回顾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改革开放后,伦理学学科重建,在1980年中国伦理学会成立后不久,以密云会议为标志,中国  相似文献   
994.
一、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道",是先哲深入观察自然、深刻研究自然规律的结晶。正因其研究的是无所不包的宇宙,所以其价值具有最高的科学性和普适性,是人类一切社会文化活动的总纲,远远高于单纯研究具体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说。从语言逻辑、修身养性、地理环境研究、用兵制胜之道、社会治理到治国方略,无论什么样的学派,无论其如何博大精深,总不能超越"道"的范畴,都只是"道"文化的分支。唯其如此,"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995.
孙勐 《中国道教》2011,(6):34-37
墓葬是专为亡者而建的地下空间,墓葬内的各种物质和陈设都与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因此以墓葬及随葬器物为对象,通过相关的物质形态、空间分布和文字记载来考察道教文化与信仰的存在状况,是研究道教的重要途径和课题.唐墓是唐代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的数量众多,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并且从早期到晚期的序列较为完整,延续性较强.此外,唐墓中包含的丰富的随葬器物,其中如镇墓石、铜镜、陶俑、木俑、神煞明器等,大多数都具有鲜明道教色彩,是了解和探讨唐墓中道教信仰的重要资料.镇墓石也叫五方贞石、五精镇墓石,是唐墓中最为典型的道教遗物,其形制、纹饰、铭刻等均能反映出相应的道教丧葬仪轨,因此以之为对象,进行考古学考察,对研究道教信仰的流行和传播状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提高道教教职人员和道教居士的宗教学识和文化素养,青岛崂山太清宫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2009年4月合作开办了宗教学研究生班。该班严格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道教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来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总计开设了16门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排  相似文献   
997.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宗教思想主要围绕当自由的国家遭遇不自由的宗教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展开。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家一般认为宗教群体应该有自治的权利,国家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宗教事务;但是对于宗教的宽容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宗教群体对于个人自由的侵犯过多,则国家也应该对此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998.
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活力与生命力的象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其内容由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各因其自身的特殊功能而居位于民族文明素质这一统一体之中。民族文明素质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具体内容和要求会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以及民族素质建设的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民族文明素质的基本要求,强调提高民族文明素质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999.
从道德普遍性的角度看,群体选择进化理论构建的道德模型是不成功的。这种不成功体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可能相容于群体选择理论的两种模型——强道德实在论模型和理性逻辑推扩自然情感的模型——均不能解释道德如何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二,由新达尔文主义者弗兰斯.德.沃尔提出的、可能相容于群体选择理论的解释道德"应该"的模式不能充分说明道德为什么是普遍的。  相似文献   
1000.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是凝结在文化中的文化其"神"。在认识和实践上守护住文化其"神",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求。本文提出文化生命结构的"形神统一"概念,并转化为一种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论,从文化其"神"与其"形"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了守护文化其"神"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种重"商"而轻"文"、重"形"而轻"神"的倾向。"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而消解了文化其"神",文化其"形"也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或纯粹的商品符号。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必须坚持"形神统一",守护住文化其"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