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探讨疟疾导致术后高热的诊治方法,回顾性研究15例疟疾导致术后高热患者的诊治经过,其中1例确诊患者给予氯喹治疗后痊愈,14例疑似患者经氯喹试验性治疗后痊愈,9例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因此,对曾有输血史或疟疾史的术后高热患者,排除感染或变态反应后,可给予氯喹试验性治疗,无需等待确切的病原学结论。  相似文献   
122.
骨科学以运动系统疾病为对象,功能康复是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骨科治疗与康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骨科治疗与康复往往未能很好地结合,探索将两个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安全运动康复评定的几点体会,制定出合理的运动处方,为较大限度地提高骨折疾病的功能疗效.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将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进行各维度对比,充分显示了质的研究范式的独特个性.并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医学教育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进而探讨了质的研究范式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应用的意义及其优势,以及该研究范式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如何引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4.
椎体成形术(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方法。针对两者的优缺点,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其生物力学、适应证、疗效、并发症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获得启示,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服务理念已逐渐由"以医生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在医学教育中也日益重要.设想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6.
高中毕业后,我没有考上大学。因为复读费比较高,我便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想法,辗转到了南方去打工。一没学历二没技术的我,在一家小公司里当保安,主要工作就是上下班做个登记,晚上住公司。公司也就二十几个人,除了我以外,个个都是大学毕业,我的工资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但我很满足,也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勤勤恳恳地干着,和大家相处也很融洽。  相似文献   
127.
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 effect)是指在与运动物体一致的位置上呈现闪光(flash),知觉上闪光落后于运动物体的视错觉。延迟差异理论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视觉系统加工闪光的速度比加工运动物体慢。根据该理论,作者预测:如采用知觉加工速度更快(或更慢)的客体替代闪光,应能相应地产生更小(或更大)的闪光滞后效应。为了检验该预测,作者以"客体突现"(onset)和"客体消失"(offset)替代闪光滞后实验中的闪光,结果发现,"突现"的知觉滞后大于"消失",但时序判断任务表明"突现"的知觉延迟比"消失"短。该结果并不支持延迟差异理论。  相似文献   
128.
王珏 《道德与文明》2010,(4):135-139
改革开放前单位组织的集体道德行动逻辑有着明确的可预见性.文化多样、利益多元的"后单位时代"集体道德行动呈现出不同于单位制度时代的道德行动逻辑,调查数据表明,单位组织集体道德行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具体表现在道德行动方向多元、道德行动动力不足及道德行动能力欠缺上.当代中国单位组织集体道德行动,在传统伦理"路径依赖"与市场经济"自然法则"的双重挤压下现实地呈现,在个体德性与"伦理场域"的相互关联中辩证地开展,在社会现实的伦理需要和伦理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健康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9.
后见之明偏差是一种人类认知自我中心。后见之明偏差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应用价值更不容低估。研究1采用回忆型和假定型研究范式考察听觉领域是否存在后见之明偏差;研究2采用回忆型研究范式,从需要角度考察奖励性动机对去除听觉后见之明偏差的作用。研究发现:听觉领域存在后见之明偏差;两种研究范式的后见之明偏差不存在差异;奖励性动机并不能消除听觉后见之明偏差。  相似文献   
130.
文章在Hong, Chao, Yang & Rosner (2010)的基础上, 从理论心理学的视角继续探讨了“什么是好的理论”。文章认为, 在传统经验主义的视野中, 好的理论必须根源于经验, 从经验观察中进行提炼和抽象, 并最终由经验事实来进行证实或证伪。它认为:(1)理论是对事实的归纳和抽象; (2)理论是对事实的解释; (3)理论是实验假设的来源; (4)理论的发展是一个知识可累加的过程。但是, 随着哲学、心理学的发展, 当代人们关于理论的看法正在逐渐进入后经验主义时代。它主要持以下观点:(1)理论不只是经验事实的归纳与概括, 非经验的理论思辨本身也可能提出创新性的理论; (2)理论具有解释、预测的功能, 但更重要的是具有批判与反思的功能; (3)理论不一定是经验事实中的“发现”, 还可能是心理学家联盟的一种“发明”或“共识”; (4)理论的发展不一定是知识累积式的, 还可能是不可通约的不同范式之间的转换。在这种理论观下, 与经验证据的相符不再是判断“好的理论”的唯一或关键的标准, 人们可以在概念与逻辑、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修辞与叙事、应用与实践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上对理论展开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