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10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黄福荣  周治金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51-1559
词汇歧义是语言歧义的一种, 词汇歧义消解受到相对意义频率和语境的影响。半视野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都能在词汇歧义消解过程中根据语境信息选择性地激活歧义词的恰当意义、抑制不恰当意义, 其中左半球的语义选择功能更强; 脑损伤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损伤都会导致词汇歧义消解中语义选择障碍, 词汇歧义消解需要大脑两半球的联合作用; 神经成像研究进一步发现额叶与颞叶共同支持词汇歧义消解, 歧义词的恰当意义的选择是由额下回执行的, 语义整合加工是由颞叶负责的。  相似文献   
82.
汉语歧义词加工中抑制机制的作用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两个实验探讨对汉语同形歧义词和同音歧义词不适当意义(与句子语境不一致)抑制的时间进程。被试为128名大学生,实验采用意义适合性判断任务,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探测词的意义与刚呈现的句子意义是否相符合,探测词分别在ISI(interstimulus interval)为200和800ms时呈现。实验结果表明:(1)ISI为200ms时对同形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尚未完成;但是对同音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基本完成。(2)ISI为800ms时对同形歧义词的不适当次要意义的抑制基本完成;(3)即使延长加工时间,同形歧义词和同音歧义词的不适当主要意义还是难以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83.
王悦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3,45(3):298-309
以中、英文的多义词为材料, 采用跨语言隐蔽启动的实验范式, 考察在无语境条件下熟练中–英双语者对多义词的早期识别。结果表明:(1)熟练中–英双语者表现出显著的隐蔽翻译启动效应, 当目标词是主要翻译对等词时, 启动效应更加显著。(2)翻译对等词的性质、多义词的义项联系程度以及是否是词类歧义词都影响熟练中–英双语者对中、英多义词的早期加工。(3)在无语境条件下, 词类信息在意义通达的早期就已经激活, 并且同语义信息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根据研究结果, 扩展和修正了分布式概念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84.
李光明 《法音》2021,(2):33-39
一、嵩山与北魏佛教的历史关联作为五岳之一的嵩山在古代称外方、嵩高、崇山、嵩岳等。称嵩山为中岳,始于殷商,定于汉初。《释名》云:"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嵩。"《白虎通》云:"中央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  相似文献   
85.
采用眼动方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同音同形歧义词的歧义消解过程.结果显示:(1)在中性句子语境中,均衡歧义词的首视时间显著高于偏向歧义词.歧义词的意义通达仅受歧义词意义的相对频率影响,不受语境的影响;(2)在偏向句子语境中,当语境支持歧义词的次要意义时,被试对偏向歧义词的解歧信息的注视时间显著高于其他两类目标词,体现了语境对歧义词意义的整合作用.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歧义消解的模块化模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86.
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曾被称为“解析法的新唯物论”,他主张“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他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最重视解析与综合,而其所建构的是一个“新综合”的哲学创新体系.张先生以“整与分”“变与常”“异与同”的辩证关系为“文化之实相”,他的“文化综合创新论”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在他的文化观中,解析与综合的统一仍是重要的特...  相似文献   
87.
杨群  张积家  范丛慧 《心理学报》2021,53(7):746-757
词汇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汉语中, 歧义词的种类繁多, 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在不同加工时间条件下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抑制效应。结果发现,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出现了语境促进效应, 但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汉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显著大于维吾尔族大学生,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仅汉族大学生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 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 随着加工时间增加,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和对无关信息的抑制均可以达到与汉族大学生相近的水平。  相似文献   
88.
现已证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会明显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影响患者近、远期预后。应用综合思维探讨无复流现象发生的机理、制定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9.
<正>一、电影《2012》梗概及其寓意2009年问世的美国大片《2012》,在中国热映一时,并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虚幻想象和一厢情愿中饱受热捧。那么,《2012》究竟说  相似文献   
90.
中国的艺术史有其独特的传统,各个时期的艺术精神贯穿于作品中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通过王正华对《听琴图》解析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是有很大启示的。当然,图像学以及情境分析等西方艺术史方法论有时候并不适用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这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找到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