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3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尚有争议, 且个体能否无意识自动检测视觉环境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非注意视盲范式操控视觉意识, 并引入具有社会信息的情绪面孔, 探讨意识的神经相关物以及视觉意识与自动检测变化机制的关系。在A阶段, 部分被试对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无意识水平; 在B阶段, 所有被试对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意识水平; 在C阶段, 所有被试对任务相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意识水平。结果显示, 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意识过程诱发视觉意识负波(visual awareness negativity, VAN)、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ity, LP)和晚期枕区正成分(late occipital positivity, LOP)。此外, 无意识的情绪面孔能诱发视觉失匹配负波(visual mismatch negativity, vMMN), 且其幅值不受意识影响, 但是受任务相关性调制。这些结果提示对情绪面孔的视觉意识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上有不同的ERP指标——VAN反映早期知觉经验, 而LP和LOP反映晚期意识过程, 而且面孔情绪信息的自动加工独立于视觉意识, 但是受视觉注意调制。  相似文献   
82.
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常常被视为儒家“义利之辨”的代表性观点,然而此命题的提出实由“越有三仁”的话题所引出,本为论说“仁人”之标准而言。故必须从董仲舒的仁说出发,才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其“正谊明道”原初的思想旨趣。董仲舒从“爱人”的仁学基点出发建构起“天仁合一”的思想体系,并指出“仁人”应该“不谋其利”、“不急其功”,将仁爱之心推扩出去,“以仁厚远”、“爱及四夷”、“致无为”而取得“习俗大化”的“仁圣”功绩。  相似文献   
83.
在儒家文化传统中,物一直是在人文主义的观照之下,被礼序和理秩所规定的成物。儒家物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物我同源于性,互相涵摄、感通,“我”能知物推物,物是“我”的延展,物与“我”皆具有无限性,人、物各自循性而互相成就。阳明的物论继承儒家的传统,同时在他的良知学基础上又有新的发明。一方面,阳明物论充分尊重物的独立性,与心相区别;另一方面,良知被提升为本体,物在良知学的伦序中被重新规定,良知不能理所当然地像性理一样成为万物的本体,形成知体物用,而是在知为意之体、物为意之用的独特结构中,与物统一。其根本原因在于阳明没有最终证成天理和良知为一,他在儒家传统物论和良知本体基础上的物论之间的罅隙也没有弥合。  相似文献   
84.
各位理事、朋友们、同志们: 中国道教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今天在这里开幕,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全体理事致以诚挚的问候。这次会议,一是在刚刚迎来新中国成立四十五周年,二是十四届四中全会刚闭幕,三是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对外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之际召开的。  相似文献   
85.
汉字在中国人几千年的书写实践中,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的象形性和绘画性,可谓妙趣横生.汉字的表意性,或者说"意美".是它的又一审美特质.汉字还具有适合于表现各种情感的形式美.其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也是中华民族最有全球效应的视觉标志.  相似文献   
86.
外倾性和正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格特质与情绪关系的研究表明外倾性与正性情绪存在一定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外倾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绪;(2)外倾个体对正性刺激有更为强烈的愉悦体验和情绪反应;(3)外倾个体对正性刺激有注意等认知加工偏向;(4)外倾程度与皮层及皮层下某些组织的激活程度相关。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ERP及fMRI技术逐步被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进而从脑机制等方面更加客观的揭示了外倾性与正性情绪的关系。通过整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分析现阶段的研究疑点,从人格理论假设,人格测量方法和实验方法这个三个方面探悉了疑点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7.
佛言祖语     
安世高 《法音》2004,(8):1-1
佛言∶我行安般守意九十日者,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已,复收意行念也。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护,护者遍护一切无所犯。意者,息意亦为道也。安为生,般为灭,意为因缘,守者为道也。安为数,般为相随,守意为止也。安为念道,般为解结,守  相似文献   
88.
西山万寿宫是道教忠孝净明道的发祥地,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于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楹联。宫内各大殿的楹联意蕴酽郁、言简意赅而又绵绵远远,读来薄厚古今,耐人寻味,别有一番警醒之意。现摘录几副,浅抒己见,以飨十方好道之士。《财神殿》:  相似文献   
89.
孔子授徒讲学,研究古籍,整理"六经",其间做了不少训诂工作。孔子运用了声训、义训两种训诂方法,包含解释字词、解释语句等训诂内容,涉及正文体、传注体两种训诂体式,使用了一些典型的训诂术语。在训诂萌芽的先秦时期,孔子在训诂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0.
道慈 《中国宗教》2020,(4):29-31
普陀山佛教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字,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与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正信指导正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