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照"在佛教语境中,其缘起关系"弥勒之问",铺展意味宗教情境生成,延续牵涉"止"、"观"工夫。就缘起层面讲,"照"的生成,直系佛学本体论建构——"随照立尘"。而其铺展,一方面指向宗教情境生起,另一方面,意味当修行者达致"自照",佛与修行者即通过光的授受,实现绝对精神的授受和流转。就工夫论细研,"默照禅"侧重的是"照"的隐秘相状,偏向内证、静观的工夫操执模式,天台语境中,"照"与"止"、"观"则是连贯的、整全的工夫相状,"照"生于"止"时,于"观",则提供价值的拳守蕲向,而"观"的展开,即"照"的推进,"智"的获取,即"观"与"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试读《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在思考《大学》的哲学-形而上的意义。作者认为,《大学》的哲学精神在于 强调一个“止”字。“止”不是“停止”,而是“立定”的意思。“立定”世间万事万物万民各自的位置,是 《大学》“诚意、正心……平天下”的核心。据此,作者对“格物致知”等说法,提出不同于一般经验知识 论的看法,认为“格物致知”乃是排除(被动)“感觉”(物),而“认知”万物“自己”。于是,本文对《大学》 哲学精神的理解,重点在于从“自身”、“自己”、“本身”贯串下来。  相似文献   
23.
道教劝善书视争讼、唆讼为逆"道"之恶行,并借助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及道教"神灵赏罚,流及子孙"的报应论来宣扬息讼之善、兴讼之害。道教劝善书深刻型塑了民众的法律意识,为"无讼"观注入了宗教性因素。  相似文献   
24.
幽溪传灯于晚明力弘天台教观,使得天台宗在当时呈现复兴之态.传灯作为天台宗僧人,一生对《楞严经》非常重视.其指出《摩诃止观》与《楞严经》遥相契合,并处处以《摩诃止观》的教观思想拟配《楞严经》中的义理.通过分析传灯融合《止观》与《楞严》之方式,发现其对《楞严经》的解读不是一个单向的诠释活动,而是一个交互的诠释过程.在这个交...  相似文献   
25.
陈坚 《周易研究》2012,(6):77-88
明代思想家黄绾通过对《周易》"艮"卦的创造性解读,建立了一个从"心性论"的角度而不是从"实学"的角度来反对王阳明心学的所谓"艮止"心学,在当时独树一帜。此一"艮止"心学在黄绾看来乃是"孔门正传",乃是"圣人传心之学"。"艮止"心学主张人的"心"是唯一的,不管是君子的"天命之心"还是小人的"无容之心",不管是喜怒还是哀乐,其实都只是一个"心"而不是两个"心"。黄绾"艮止"心学对"心"的这种"一元化"理解与天台宗"一念三千"学说对"心"的理解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研读《长春真人西游记》,对长春真人丘处机"一言止杀"的救世度人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27.
十三世纪初,阿里王朝的三大分支政权——古格、普兰、拉达克的统治相继进入稳定阶段,而同一时期卫藏地区后弘期初期兴起的各个教派也基本进入成熟时期.这时噶举派中的一支止贡派开始大举进入西部地区弘法传教,得到阿里王朝诸政权的大力支持和敬信,奠定了双方初步的政教合作关系.在阿里王朝史记忆中,无论是古格、普兰还是拉达克,止贡派都有着独占鳌头的优势地位.止贡派创派之后,该派先后集中派遣了以古雅冈巴为首的三次大规模的传教团进入阿里地区的神山圣湖地区开辟新的弘法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初传时期止贡派在阿里地区也产生一批杰出的宗教活动家,他们的贡献奠定了此后数百年止贡派在阿里地区的基本政教格局.  相似文献   
28.
朱熹对<周易>艮卦的阐释主要体现在:将卦辞"艮其背"解释为"止得其当止之所",由人的身体动静之规律而论道德实践行止之定律;强调"只是道理所当止处",反对人事所为中任何私欲的汁算对"道理"的遮蔽,提出艮卦"主静",并由"静"的吉凶训诫上升到"中有定止"的义理推明.这些阐释不仅反映了朱熹通过易学诠释对其哲学理本论的积极建构,而且体现了其理学视域下昕凸显的儒家价值取向,即对群体、社会以及宇宙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9.
历代学者关于《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由也与"以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的注疏存在诸多分歧。结合春秋时期的狱讼实践以及孔子在其他场合的论说可知,"片言可以折狱"系孔子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赞扬子路断狱之能,大意为可以用三言两语裁决狱讼,解决纠纷;"必也使无讼乎"则意谓让人停止争讼,而非彻底消除狱讼之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