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在第一讲我们提到决策有三种类型:一是确定型决策,二是风险型决策,三是不确定型决策。对于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其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是确定的或是可以预计的,可以利用文献资料获得的,其结果是确定的或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而临床实践中由于病人个体体质的不同,病情的变化,医生对病情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392.
每个人无权选择自己的出身,却有权选择自己心灵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93.
问题学生内隐自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杨福义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5,28(2):332-336
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两类学生的内隐自尊效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2)总体上问题学生的内隐自尊效应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初三阶段,两类学生的内隐自尊的差异显著;(3)问题学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自我评价系统。两类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组合状况不同,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差异显著;(4)问题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与其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心理健康其他指标存在非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94.
李红  白琼英 《心理科学》2005,28(2):277-280
与Brenmer等(1997)的实验对照,对4~7岁的儿童考察观察角度的变化方式、模型状态、年龄等与其绘画简单深度关系中视觉写实水平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儿童绘画简单深度关系中视觉写实水平的重要因素;观察角度变化的两种方式在6~7岁组有显著差异;模型状态对不同性别儿童的绘画成绩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95.
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伪装体现了情绪的社会性和适应功能,是情绪的一种调节策略。该文综述了有关儿童情绪伪装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情绪伪装的家庭、同伴、文化等外部因素和言语能力、性别角色、气质特点等内部因素,探讨了儿童情绪伪装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96.
焦虑情绪与启动情绪两种状态下的记忆信息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希付 《心理科学》2005,28(2):351-355
通过2个实验,研究了焦虑情绪和暂时启动情绪状态下被试的记忆信息的处理。实验一,选取100名大学生,研究高焦虑、中焦虑和低焦虑状态下的记忆操作,结果发现,焦虑情绪的水平与积极词语的记忆呈负相关,与消极和中性词语的相关不显著。实验二,选取86名大学生,随机将他们分成愉快启动组、悲伤启动组和对照组,研究启动情绪状态的记忆操作,结果表明,在启动的愉快和悲伤情绪状态,被试对不同类型的词语的记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2个实验都表明,人们对积极词语和中性词语的记忆数量都显著大于对消极词语的记忆。  相似文献   
397.
自杀是一种有意识地、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人类的自杀行为自古就有,但现代社会自杀率尤其是青少年自杀现象有增无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杀者多数是由于生活中遭遇挫折,从而产生激烈的心理冲突,陷人危机状态不能自拔,难以承受,或心理异常而产生自毁行为。可见,自杀与挫折有密切关系,自杀已成为心理卫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自杀规律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自杀,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398.
心理与健康     
唐朝京都名医吴元祯曾治疗一个妇女,这个妇女伴随丈夫从南京回来,途中曾误食一虫,于是因疑虑虫子在肚子里作怪而生了大病,久治不见好转。医生看后,了解了病因,但并不马上开方。他选择患者身边细心懂事的侍女一人,暗中对她说:“我准备用催吐药使你女主人呕吐,你用木盆接着,当她吐时你就说:‘看见一条虫子从女主人嘴里吐出来,跑掉了’,但绝对不让病人知道这是假的。”于是女侍遵照医生的嘱咐办了,病人听后果然以为肚子里的虫子已经吐掉了,疾病也就消除了。  相似文献   
399.
同样的知识状态,在某个语境中可以认为“知”,而处在另一个语境中却有可能被视为“不知”。这就涉及所谓的知识归赋问题。这个问题虽曾引起过语言哲学的精神教父维特根斯坦和言语行为论的创始人奥斯汀的兴趣,但对知识归赋全面系统的广泛关注则始于21世纪初叶。目前,围绕知识归赋语句(下文简称“知识语句”),语境敏感性的探究方兴未艾,不仅吸引了语言哲学家的踊跃参与,而且激发了心理学家与知识论者高昂的研究热情,继而催生了(知识)语境论、恒定论、对照论(contrastivism)等不同理论,旨在解决所谓的“知识归赋难题”。  相似文献   
400.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情境两类问题发现任务中,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研究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两类各1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内部认知活动。利用问题行为图技术进行个案分析,着重考察大学生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及问题行为图等方面的表现。基于加工性质把知识编码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基于信息来源编码为情境、内部和推断信息;基于思维关联与转换,把思维操作编码为独立、横向、纵向与元认知思维。研究表明:(1)问题发现中,在内部信息、纵向思维以及纵横交错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潜藏情境高于矛盾情境;在情境信息、横向思维以及横向平行和横向归纳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矛盾情境高于潜藏情境。(2)高低能力组被试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与问题行为图的使用上差异均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上述方面涉及问题发现的基本认知过程和思维规律,具有普遍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