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吕澂  肖永明 《世界哲学》2009,(6):146-154
印度乃一语文极端复杂之国家,佛于彼土行化,信众日增,地域渐广,因语文之复杂,则传习理解,难期一致。故后来分部之众,与语文繁杂,应相关联。小乘分部原因,现存异说甚多。佛灭后大事,无过于结集,百余年之大事,则第二次结集也。第一结集,意在经纬佛教,令法久住。二次则因争论后集会,故分裂事必出于二次结集,南传固有明文,北传亦谓因争五事而集。南北说似相去甚远,实皆说佛灭后第二结集,僧众因争律而分裂也。再析其异,二次结集,南传设十非法,北传议五事,此不同者一。南传云会众七百,主其事者东西两方八上座,北传云三比丘、四众,此不同者二。于此异点,能得其解,部裂之真,即可灼见。今试由语文求其说,则知南北所传,实指一事,皆由对律解释不同而启分裂之端也。  相似文献   
62.
信神歌     
高令中 《天风》2009,(5):6-6
宇宙广1,妙无垠,万物因,理当明;读圣经,则尽晓,广宇妙,创于神. 圣经言,有验证,圣经史,有考证,基督教,非唯心,基督徒,乃唯真. 尊客观,确有神,信不信,灵界存;若无有,当不见,然不见,非不存. 魂鬼灵,确有遇,超然事,确有闻.人之死,非灯灭,生还者,确有证.2 风磁电,虽无影,察其果,知其存,神是灵,本无形,由见证1,确其真.  相似文献   
63.
梁朴 《天风》2002,(4):18-19
代祷(intercession)一词源于拉丁文inter(意指“之间”)及cedere(意指“前去”),所以代祷就是“去到破口之间或站在破口之内”之意。代祷与祷告,二者是何关系呢?祷告就是“向神说话”,而代祷是为了另一个人的益处而来到神面前求告。更准确地说“代祷是由一个在神眼光中看为有此权利的人去为另一个有需要的人向神恳求,使他能得着神恩惠的举  相似文献   
64.
郭健 《中国道教》2001,(5):38-40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同时还是一部阐述“金丹大道”(即内丹术)的“丹经”,这在文坛上至今虽仍知之甚少,但对于道教内丹研究者来说,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不少研究者都公认:《西游记》是借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来阐述“金丹大道”的。但作者具体是怎样把取经故事和“金丹大道”融为一体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西游记》是借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或物品来指代内丹术语,因此比一般丹经更复杂、更隐晦,更难看懂。 在《西游记》中,有的角色或物品的内丹学含义作者有明确…  相似文献   
65.
侗家酒令歌     
“说到唱歌就唱歌,说到唱戏就打锣。乐得周围人人赞,妹妹团圆好唱歌”。这是生活在都柳江畔侗家人中的一首酒令歌。酒令歌,声情并茂,通俗易懂,十分动听。  相似文献   
66.
天声 《天风》2009,(4):52-53
几乎所有牧者都说自己忙,究竟他们在忙些什么?许多信徒对牧者的事奉和所负责任的认知并不太清楚,就是身为牧者的自己有时也不能说清楚在忙些什么抑或该忙些什么.因此很有必要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这对教会和牧者也许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67.
吃菜事魔是南宋普遍存在的一种民间宗教团体。吃菜事魔所涵摄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理学文化术语中去,成为理学思想建构的主要设计思路。朱熹围绕"道心""人心","天理""人欲"之辨而展开的论证与南宋吃菜事魔教派所隐含的摩尼教教理在致思路径上有一定的可比性。南宋反理学者以"吃菜事魔"为口实对朱熹学说及其学派的攻击,将其比作"吃菜事魔"群体,也是出于两者在形式上的相近性。理学群体在某些方面所表现的异于主流社会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做派,给予攻击者口实。朱熹本人对吃菜事魔这种底层精神景观持一种严厉的排斥态度。他最关心的是这些团体集会的精神动因以及终极诉求,当他发现吃菜事魔者是儒家生活理念的异类的时候,他的反对态度是决绝的。  相似文献   
68.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3,(1):1-1
兄弟团聚之乐 看兄弟们同居共处,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象珍贵的油流在亚郎头上,流在他胡须上,又由他胡须上,流在他的衣领上。又象赫尔孟的甘露,时常降落在熙雍山;因上主在那里赐福,又赐生命直到永远。(咏133:1—3)  相似文献   
69.
作为一个现代性反思的概念,"物化"应予以细分。分别对应Verdinglichung和Versachlichung的是"物化"与"物象化"("事化")。"物象化"("事化")是切入问题的关键,它意味着制度愈来愈成熟、规范、严格、见事(物)不见人。是着眼于其效率的提高还是对个性的压抑?无论如何,立场的选取,相应的认知方式,都会驱使"虚无"问题的呈现。"虚无主义"意味着一种现代化的方案,意味着一种整合各种价值的雄心,一种整体地把握世界的冲动,更意味着难以割舍的主体性立场。这个主体性立场规定着谈论"物化"与"虚无"的基本边界。  相似文献   
70.
麦子的歌     
写下这个题目,内心似乎稍稍平定。 多少年来,自己是一株离开麦田误入尘世的麦子,在喧嚣中寂寞,在名利中沉浮。孤独始终浸泡着自己,难以排遣,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