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老年人特殊生活事件的应对意向与情境性应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卫东 《心理学报》1998,31(4):401-408
该研究旨在对老年人合法权益受侵此类特殊生活事件的应对意向(CI)和情境性应对(SC)进行比较分析,多元因素分析结果鉴别出应对意向的五种方式及其三种基本类型,以及六种情境性应对方式和四种应对类型。研究也发现今老年人采用不同方式的CI和SC的旨弱程度存在的异同点。同时,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法规了解程度是影响CI和SC的显著因素,此外健康状况和性别也分别对CI和SC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2.
为考察高中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压力知觉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50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2)网络学习自我效能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学习投入中起中介作用。(3)压力知觉可以调节网络社会支持影响网络学习投入的直接路径和中介过程的前后路径。研究揭示了高中生网络社会支持影响网络学习投入的内在机制,这对于高中生的在线教育干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3.
为探究大学生自我担当对其亲社会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测查了836名大学生的自我担当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预期自豪情绪和亲社会行为意愿。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担当不仅能直接促进亲社会行为意愿,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经预期自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意愿,但自我效能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研究发现为通过责任感激发和道德情绪培养来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1148名大学生进行历时3年6次的追踪研究,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考察了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和网络欺凌受害与网络欺凌的联合发展轨迹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大学生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为3条(高受害-下降组、中受害-上升组和低受害-稳定组);(2)网络欺凌受害与网络欺凌的联合发展轨迹为2条(中受害-低欺凌-上升组、低受害-低欺凌-稳定组);(3)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和网络欺凌受害与网络欺凌的联合发展轨迹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多卷入网络欺凌及受害。研究结果为大学生网络欺凌受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5.
研究整群抽样山东某高中高二学生500人,通过统合模型分析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预测学业期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学习效能感—自我决定动机—学业期望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可以通过自我决定动机,正向预测其学业期望,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期望中起中介作用,非自我决定动机不能预测学业期望.说明学习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6.
专家一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罗晓路 《心理科学》2000,23(6):741-742
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研究必须着眼于课堂教学,最终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影响教学效果的众多因素中.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是两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监控能力存在着交互作用,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来促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7.
家庭抗逆力理论是近年来风险应对研究领域中被引最高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提出源自McCubbin等人对军人家庭应对战争危机的观察与思考,得益于早期学者对家庭压力和家庭系统理论的探究。经数次修订后,该理论经历了由静态特征到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广泛内涵与外延的理论体系。其早期应用集中于创伤修复、家庭压力应对等主题,之后涉及复原力等更丰富的研究议题,已成为临床干预工作的实践导引和COVID-19大流行以来国家和社会、家庭和个体层面“危机事件—适应能力”关系的重要解释机制。其应用面临来自元理论研究、方法学及跨文化与社会变迁观点的挑战。未来研究应明晰概念与整合模型、使用混合方法与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强化家庭抗逆力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与构建中国特色家庭抗逆力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8.
情绪粒度是指个体在相似情绪状态之间做出粒度化细微区分的能力,其中负性情绪粒度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认知层面,负性情绪粒度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性与有效性,人际情绪技能和充当个体内、外化问题的保护性因子发挥积极作用;在神经生理层面,负性情绪粒度可以通过调节自主和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来维持自身稳态。负性情绪粒度的干预技术主要包括情绪词汇训练和正念干预训练等。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提高负性情绪粒度的测量精度,从个体中心视角探讨负性情绪粒度的动态变化过程,拓展其干预应用,并且关注正、负性情绪粒度作用机制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9.
从资源保存理论出发,分析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幸福感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职场排斥的中介作用。对188名员工及其上司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员工的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其感受到的职场排斥有显著负向关系;职场排斥与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有显著负向关系;职场排斥在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这表明高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员工能够削弱受到的职场排斥,进而体验到更高的工作幸福感,并获得更好的工作表现。  相似文献   
160.
污名是指个体所具有不受欢迎的特征, 这种特征会导致个体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被主流文化群体贴负性标签、贬低、侮辱而遭受到污名化。污名化对个体或群体本身会有消极影响, 不仅会使个体遭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排斥或拒绝等这些直接作用于自身的外部影响, 还会进一步消极影响被污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表现和行为反应。被污名个体与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消极互动又会进一步加剧主流文化对被污名个体或群体的排斥, 形成恶性循环。从被污名个体的角度出发, 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污名化对被污名个体人际互动方面的影响以及被污名个体采取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