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51.
论帝与上下     
"帝"是先秦易学与古代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周易·说卦>云:"帝出乎震,……"<周易>经传中多次提到"帝"."帝"的概念中包含有多种意义,如:谛、天、是、正等等.古人又说"上下帝","上下"与"帝"同义.  相似文献   
252.
"绝地天通"是中国上古文明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本文以为:理解这一事件的关键乃在于"属神"、"属民"之"属"的意旨,证之古文献与民俗事象,"属"解为"连接"为最佳,此事件是中国古代宗教多神性格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253.
本文以戴震哲学作为出发点 ,揭示了宋明以来 ,随着形上性的实体化 (物化 )而导致的一系列道德特征 (主要体现为善的观念 )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可欲性的消解、善的实体化的生成、道德智性基础与伦类原则的动摇等等。强调宋明儒学与先秦儒学有着两种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道德图景。虽然戴震对于宋明儒学善的观念的批判有其合理之处 ,但却是以善的目的价值以及形上性的消解为代价的 ,他并没有最终解决宋明时代道德之学面对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254.
五台山为地灵人杰之地,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金代政治家聂天骥就是其中之一。聂天骥(?——1233),字元吉,五台沟南村人。金卫绍王至宁元年(1213年)中进士,调汝阴(今安徽阜阳)簿,历睢州(今河南睢县)司侯,因居官廉洁被举为封丘(今属河南)令。宣宗兴定初,擢为尚书省边关粮草房令史。当时赋臣高琪把持朝政,朝臣往往附和,唯独聂天骥刚正不阿,高琪对他也无可奈何。不久,他任吏部主事,兼监察御史。时,西夏请和,遣使者来贺元旦,互市于会同馆(今北京大兴东王府街),有外戚亦贸易于其间。聂天骥上疏认为,大官参予贸易,谋取暴利,有失朝廷体面。  相似文献   
255.
袁彼得 《天风》1994,(11):32-33
圣经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因为婚姻是神所发起和设立的。古人称为“天作之合”和“天定姻缘”等等。 1994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家庭年”。据我知道,在海外的华人教会也都在呼唤和提倡“  相似文献   
256.
浙江台州在唐宋两代出了两位著名的道教名人:唐代杜光庭,宋代张伯端。《中国道教史》和其他一些史籍中,记载了二人对祖国文化和道教学术的巨大贡献。杜光庭(850—933)是晚唐至五代时期人,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括苍人,字宾圣,道号东瀛子。”杜光庭原是儒生,喜读经史,工词章翰墨之学。唐懿宗时应试万言科不中,功名无望,入天台山修道,人称“宗庙中宝玉大圭”。后来文章诗词闻名朝野,经友人推荐,唐僖宗下旨召见。赐紫服象简,授麟德殿文章应制,出入禁中。  相似文献   
257.
《华严经》第五十一卷记载说,古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在菩提树下打坐了七天七夜,思考人生的哲理,在第七天清晨,看到了东方的启明星,大彻大悟,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意思是说,所有的生命,都有觉悟者的智慧德行相状,都原本纯净无染。但是由于有了妄想颠倒执着,而迷失在红尘,不能回到初心。  相似文献   
258.
宗教的发展有赖天时、地利与人和,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外因常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名山因其灵秀成为绝佳的静修之所;都邑因其形胜成为理想的传道之地;地域风俗决定了不同宗派的文化特色;交通路线制约着外来宗教的传播流布.  相似文献   
259.
休谟式的信念—欲望模型仍是道德动机理论的主流。在当代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宣称信念自身足以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因此欲望不是必要的;而情感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则宣称只有欲望或情感才能解释一个人的行动。第三种反休谟主义者既同意休谟主义的观点,认为信念和欲望都是为解释一个人的行动所必需的,同时又不同意休谟主义,认为信念和欲望并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心灵状态,相反它们构成了一个称作"信欲"的单一心灵状态。迈克尔·斯洛特是第三种反休谟主义者的代表,其信欲概念对道德动机问题的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亦有其局限性;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及"知行合一"思想为克服斯洛特观点的局限性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260.
西安地区最大的道观——八仙宫,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颓败、冷清了多年之后,在政府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已基本恢复了她从前的面貌。昔日的工厂不知迁往何处,修建后的八仙宫殿宇轩昂,游廊回转,香火融融,一派仙象。正以她全新的面貌迎接着中外游客和香客。然而,这里的最后一任监院,全国道教界德高望重的乔清心道长,失踪二十多年,至今没有消息。我拜识乔老,有一段奇缘。说来荒唐,在人的那最愚顽的年龄,我不知受了什么读物的盅惑,对于寺庙和出家人,有着极怪的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