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哲  刘兵 《哲学动态》2008,33(4):101-105
近年来,欧洲教育研究者发现,大学里女生比例正逐年增加.然而,在女性进入知识领域并成为主导的表象之下,不同学科间男女性的比例差异仍十分明显,尤其是在ICT(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女生的比例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42.
43.
爱国主义思想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深层次要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彰显了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宽阔视野和人类担当,充实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中华爱国主义思想鲜活的实践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研究爱国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4.
对人的关注是哲学永恒的主题。关于人的完整性,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阐述。柏拉图认为一个完整的人乃是一个用智慧统治感情和知觉的人。(勒鲁,第99页)费尔巴哈指出:完善的、真正的人,只是具有美学的或艺术的,宗教的或道德的,哲学的或科学的官能的人。  相似文献   
45.
李向平 《天风》2012,(2):14-15
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中的各种问题,中国基督教必定会有所作为,然而,谈及当代中国伦理建设与中国基督教的内在关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谈起。经常设想,中国基督教何时也能建构成为韦伯所言之"新教伦理",中国基督教的许多问题也许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靖远县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宗教活动场所工作,引导宗教界人士与信教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一、抓宣传教育,凝聚共识增强认同一是广泛进行思想引导。  相似文献   
47.
孙娟 《法音》2023,(9):35-39
沿河县蛮王洞藏文摩崖石刻,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沿河县)新景乡牯牛盖桃山村左侧下的蛮王洞口右侧,洞下即是乌江龚滩。这块摩崖石刻被当地文物局定名为“无上金刚大曼荼罗”摩崖石刻,是目前贵州省内仅有的一块汉藏双语的藏传佛教摩崖石刻。对此摩崖石刻的文字和内容进行解读与研究,有助于佐证民国时期汉藏佛教交流的历程与成果,补充贵州佛教发展史中关于藏传佛教在贵州传播发展的内容,并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8.
新的三分体:责任、团结和支援Hans-MartinSass西欧的卫生保健系统长期以来是个例外,往往是公正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和为所有人提供医疗保健的令人羡慕的范式。这些系统基于贯彻团结原则的义务保险模式。自从1871-1881年由保守的公共政策推动的德意...  相似文献   
49.
《中国宗教》2022,(3):F0002-F0002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50.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香雪们"通过学习从农村走了出去,在从集体化向"去集体化"转变的路上实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但"觉醒之后怎样"的追问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去集体化"后中国乡村共同体的严重危机。我们或许应该返身回望集体化时代那种劳动中产生的"诗意",因为"个人意识"无论觉醒到何种程度,它只有根植于乡村文化之上才会具有成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