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罗亚玲 《世界哲学》2022,(1):52-62+160-161
阿佩尔对话伦理学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改造预设了对后者的两个基本判断,即康德的道德哲学受限于主体性哲学,并且是一种严格的原则伦理或意向伦理。但从阿佩尔的视角反观康德则不难发现,阿佩尔先验语用学终极奠基的努力,以及他所强调的对话伦理学的责任伦理之维,在康德道德哲学的很多思想环节中都已有所体现。康德有关目的王国的思想就是其中一例。康德的目的王国与阿佩尔的理想交往共同体概念在内涵上非常相似,目的王国的法则与理想交往共同体之规范性前提以及目的王国的首领和理想对话的共识之间也存在对应性。这种比较最终得出,康德的定言命令式和阿佩尔对话伦理学的对话原则之间具有同构性,两者既包含了基本的道德原则,也是检验具体规范的程序性原则。这些都表明了康德与阿佩尔相似的思想洞见。  相似文献   
242.
自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进入欧洲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欧洲与穆兄会有历史渊源及血缘联系的伊斯兰教组织,多以慈善、教育、文化机构或学生、妇女联合会的形式出现,为避免受中东国家穆兄会负面舆论冲击,大多否认与穆兄会存在联系。基于历史上的亲缘性,这些组织很难在公众舆论中彻底与穆兄会切割。欧洲穆兄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是研究当前欧洲伊斯兰教的重要视角,可为深入研究欧洲伊斯兰教热点和穆斯林融入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43.
244.
为什么要探讨匿名的共同体?首先,我希望阐明这些术语的意义,因为人们已经在为数极多的语境之中广泛地使用以及可能滥用了它们。它们被赋予了某种价值判断,的确被通俗化了。共同体在日常用法上表示的是一个群体、一种身份和某种归属。无论它的实际轮廓有多么模糊、抑或有多么不确定。而就匿名性这部分而言,  相似文献   
245.
在世界文化的历史中,许多艺术的种类起源于宗教.哪里有宗教的存在,哪里就有宗教艺术的存在.各地人民,在接受基督信仰的同时,也运用当地独特的地方文化,来表达对于信仰的理解和感情.艺术是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富于表现力的手段之一.关于欧洲基督教艺术史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于基督教艺术在欧洲以外地区的发展演变,中外学术界关注甚少.本文旨在介绍研究基督教艺术的东渐史,尤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以促进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并为基督教的中国本色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46.
本文围绕的焦点问题是:在由西方文明所主导的现代,中华文明如何应对其理性与信仰二元化的影响;是在科技层面"师夷长技"的同时,必然移植其信仰体系以构成二元化的张力;还是有可能找回传统文明中理性与信仰相互生成的机制,从而推动中华文明的"旧邦新命";从易学的五个历史阶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47.
一 无论是在纯粹学术还是在公共政策的层面,关于宗教的价值评估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隐含“判教”的内幕,容易诱发群体性的观点分歧。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主义与神秘主义、世俗主义与信仰主义,固然会针锋相对,各有立场,坚信本身的立场符合甚至代表着真理,就是信徒们,也因其皈依各不相同,对于宗教的价值内涵,也更容易接受符合自身宗教...  相似文献   
248.
本文意在考察宗教学从起源到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发展历史,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看法和立场、马克思主义宗教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等,并对一些有争论的话题,如"麦克斯·缪勒到底是宗教学与还是比较宗教学的创始人""西方宗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宗教的联系与区别"等进行讨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相似文献   
249.
自商末周初巴人助武王伐纣,实为周代南北移民启其端绪,其后因为各诸侯及周王室的分封、迁都、戌边、征伐、出使等活动,致命南北移民未有绝续。而从史载周公、王子朝等士卿"出奔",以及老子隐楚、孔子适楚等情况考察来看,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南夷巴、楚之地就已广泛存在南北文化交流和移民流迁情况。因为战争及其他原因,南夷既有迁出之民,亦有移入之民,对于南奔的士卿,甚至得到楚国等诸侯国的重用为客卿。当然,周代移民状况的考察,有利于进一步论证民族共同体生成及南北文化交流史等问题。或许,这对于巴、蜀、楚等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定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50.
樊佩佩 《学海》2023,(1):147-155
本文通过研究社区如何依托社会组织构建组织化的协商治理架构,探讨复杂治理场域中社区治理共同体协同联动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基层治理主体在破解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困境的同时,又屏蔽了多元主体的共识达成和参与动员的复杂性,只将协商议事作为一种协同配合的治理工具或策略性行为,局限了其治理效能和回应性的发挥。基层社会的权力转移需求与社区自治承接能力之间的不完全契合,使得协商议事在基层政府追求公共性与有效性的多维目标下产生非正式治理悖论。社区协商议事面对自主决策权匮乏带来的非对称性依附问题、选择性协商对居民诉求的回应性困境、有限协商参与的代表性偏颇等难题,不得不主动或被动诉诸正式治理规则对非正式治理规则的功能吸纳,也引致了公权力部门与协商机制在离散性张力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