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两方面编制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要求分问卷包含六个因素:工作负荷、情绪要求、学生不良行为、升学考试压力、角色压力和职业道德要求;工作资源分问卷也包含六个因素:组织支持、同事支持、硬件条件、自主控制、工作意义和工作回报。问卷的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2.
杜鹏 《天风》2018,(4):I0002-I0002
2018年1月,金陵协和神学院外籍教师苏珠娣牧师(Judith Sutterlin)迎来了她的70岁生日,学院师生代表为她庆祝生日,并感谢她在神学院十余载的默默奉献。在校园里,凡见过珠娣牧师的人都会记得这位满头华发的美国奶奶,记得她坚定的步伐、认真的态度、慈祥的面容,也忘不掉她日常朴素的衣着、耐心的教导、流利的中文表达……  相似文献   
63.
采用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西南地区两所中学7~12年级的824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教师整体支持和不同类型支持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心理素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教师整体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情感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学习支持、能力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学业成绩相关均不显著;(2)控制性别和年龄后,心理素质在教师整体支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素质在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业成绩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教师学习支持与学业成绩、教师能力支持与学业成绩关系中均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4.
基于发展系统论和社会提供论构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322名留守、323名非留守母子进行为期半年共两次的追踪测查,考察家庭(母亲心理控制)、学校(教师支持)和同伴(朋友支持)系统对焦虑代际传递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控制对留守、非留守母子焦虑的代际传递均起部分中介作用;(2)留守母子焦虑代际传递的中介效应受教师支持的调节,随教师支持水平的提高,中介效应变得不再显著;(3)留守、非留守母子焦虑代际传递的直接效应受朋友支持的调节,随朋友支持水平的提高,直接效应变得不再显著。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母亲、教师、同伴的视角打破留守母子焦虑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65.
66.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20名中小学双语教师进行访谈和调查,编制了《双语教师职业承诺量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双语教师职业承诺由六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经济承诺、情感承诺、现实价值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本研究所得双语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研究双语教师职业承诺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7.
洪志钧  叶春云 《学海》2002,(1):179-181
在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与改进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所面临的极其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该文从系党总支的视角出发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思想特点 ,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8.
在高等学校中,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最.培养高质量人才。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人才是我国未来建设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来源。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是基础。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提高教育质量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改变教育观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快教学管理建设、增加教学经费投入等,但提高教学质量却是重要一环。据某高等学校对50名大学生对现任教17名教师教学质量的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得票率为268人次.占32%;一般的教师得票率为266人次,占31%;很差的教师得票率为154人次,占18%。即48%的教师其教学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注意和探讨影响教学质量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9.
赵俊华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85-87,78
本研究通过对中学英语课堂言语交往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中学生主动回答行为没有明显性别差异,被动回答差异显著,女生交往机会大于男生,但多限于教师指向的被动回答行为,心理因素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70.
该研究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策略、成就目标和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新手型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成绩目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成绩——回避目标是其教学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而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则与任务目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是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内外向是熟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而专家型教师的神经质对其教学策略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