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心窗     
房屋有窗,心灵也有窗。 房屋的窗子明亮,透明度极高,给你的是一个亮堂堂的世界,任何坎坷都看得清楚,任何脏烂东西都格外显眼,任何陷阱都难以隐藏;窗上有灰,看窗外的任何东西都是灰蒙蒙的,模模糊糊的,隐隐约约的.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52.
王勇慧  王军妮 《心理科学》2008,31(3):629-633
以汉语单字词为材料,使用单一启动与单一探测范式,探查清楚和模糊启动汉字在呈现时间比较短暂时,能否发生负启动.结果显示,不论单一启动汉字是清楚还是模糊,也不论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长还是短,均未发生负启动效应.提示,启动刺激本身变模糊,即使呈现时间短暂依然能够自动微弱地激活大脑中与该词有关的表征,若不能阻止这种微弱激活的扩散也不能发生单一启动与单一探测范式下的负启动.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Collins和Loftus(1975)所提出的激活扩散理论,也提示,启动词的激活水平和注意的抑制机制对单一启动与单一探测范式中负启动的发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3.
本文最初写于2001年,旨在探究语言上的、概念上的与本体论中的模糊性问题。文章始于这样一个问题,即模糊性仅仅是一个词的特征,抑或它也是我们的概念的特征,甚或是实在的特征?其中主要的关注点在于模糊对象的问题和相关的模糊同一性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证,即便模糊概念总可以得到进一步澄清,每个概念工具也必定是模糊的。其次,本文认为,如果不仅仅是词语,而且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也是模糊的,那么可以论证,对象也必定是模糊的。第三,那种认为模糊对象必定具有模糊的同一性的思路是一种误解。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对于模糊对象的抵制部分就来自于下述观念,即这种对象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不遵守逻辑的同一律。本文也论述了,通过放弃二值原则以使得模糊陈述具有真和假之间的某个值或根本就没有真值的办法,也无助于解决模糊性问题,而且恰恰会造成相反的情况,即妨碍我们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本文表明,在为真和既不真又不假之间,难以清晰地划分界限,正如在模糊的情形下要在真和假之间划界一样困难。本文的方法是利用量化模态逻辑的框架和语义学来处理这些问题。基于哥德尔模式的模态逻辑系统T,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清晰性和模糊性的量化逻辑,其中利用清晰性算子来代替必然性算子。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模糊性和概念工具的发展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54.
损失规避是指由损失引发的负效用大于由等量收益引发的正效用的现象, 其产生根源能够从神经经济学和进化心理学两个方向进行解释。损失规避的脑机制分为两个系统:主观价值评价系统主要包括纹状体和前额皮层, 与主观价值的评估有关; 情绪唤醒系统主要包括杏仁核和脑岛, 与厌恶等消极情绪有关。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 通过回顾有关动物决策行为的研究来探索损失规避行为的进化历史, 并结合相关进化理论总结该行为产生的进化原因。未来可探索与行为损失规避相关的神经递质, 进一步研究损失规避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55.
即便在相同的情形中, 每个人所做的决策也有千差万别, 导致决策个体差异的因素之一就是数学能力。文章综述了算术能力、数量表征、概率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认知启发式对各种决策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或者采用相关范式将数学能力作为决策的外部关联因素, 或者采用成分范式确定决策过程所需要的特定数学认知成分; 观点上的主要争论在于是一般认知能力还是数学能力在预测决策表现, 以及数学能力是否总是对决策有积极作用; 此外, 双系统模型和模糊痕迹理论有望为决策的个体差异提供理论解释。今后研究应该澄清上述争论, 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式和结果解释框架, 并探讨更多提高决策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6.
证实性偏差是指个体在决策时, 倾向于有意或无意地寻找支持已有信念、预期或假设的信息和解释, 忽视可能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和解释。目前, 研究者主要从肯定检验策略、认知失调理论以及错误规避三个方面解释证实性偏差的心理机制。证实性偏差还受到条件性参考框架、任务的抽象性、个体经验以及认知闭合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证实性偏差不能完全消除, 但是可以通过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和考虑对立面的方法降低其程度。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证实性偏差的产生根源、研究范式、群体决策中的证实性偏差以及拓展应用研究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7.
以模糊情境句子和形容词为刺激材料,分别采用文本材料范式和改编的词汇情境联接范式,对害羞者的延时解释和即时解释偏向特点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不仅缺乏积极的即时解释偏向特点,而且也缺乏积极的延时解释偏向特点;害羞者未表现出消极的即时和延时解释偏向特点。研究表明害羞者可能是社交焦虑的前期阶段,对害羞者的干预可以通过引导其积极的解释偏向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58.
DRM范式的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理论解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关联性记忆错觉的深入发展,研究者逐渐对关联性记忆错觉进行理论解释,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模型,该文从四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即:基于部分编码的解释、基于信号检测分析的模型、模糊痕迹理论和综合的建构性记忆模型等,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59.
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连淑芳 《心理科学》2004,27(1):95-96
本研究应用模糊主次评判方法配合语义启动技术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年龄刻板印象上存在自动激活,而且没有性别差异;用不同性质的启动词来激活与年龄有关的刻板印象,激活后的刻板印象对年龄的判断有不同的影响,而且被试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点,表明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人的判断具有模糊性,模糊主次评判方法有助于社会认知领域的量化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0.
李伯约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3,26(6):979-98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对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结构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是按照层次网络的结构组织起来的,若干项目组成一个小组,若干小组组成更大的组。连续性的时间标码层次网络的形成具有自动性、内隐性的特点。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结构是主观的、模糊的。两个相邻的小组的项目之间出现了距离效应,而两个相邻的大组的项目之间则出现了越界效应,由于两个大组的项目的平均距离大于两个小组的项目的平均距离,越界效应大于距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