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7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该文用两个实验比较了类比归纳中的相似性效应和概念效应。预备实验首先检验了实验所使用的人工概念符号的效度。结果显示,研究采用的人工符号能够按照实验要求准确控制被试对概念关系和相似性的估计。预备实验还显示,在只有相似性或概念信息的条件下,人们更加信任概念信息。在正式实验中,相似性信息和概念信息同时呈现,结果显示,在概念信息明确的时候,人会忽略相似性信息;但在相似性信息和明确的时候,人不会忽略概念信息,因此,文章得出结论:概念是类比归纳的基本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72.
文章旨在简要地讨论弗雷格《概念文字》,指出其中的两个重要但被一些国内学者误解或忽略的贡献:首先我们指出,根据Boolos等人的论证,弗雷格《概念文字》中的逻辑本质上是带完整二阶存在概括规则的二阶逻辑,这点在国内一些学者的著作与文章中存在误解;其次,我们讨论弗雷格如何用遗传性概念来定义祖先关系,进而定义自然数或有穷数,并使得数学归纳法仅根据自然数的定义就得以成立,这也为弗雷格把算术还原为逻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自南宋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开始,"四书学"即逐渐形成,并在历史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近十余年来,国内学界对"四书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表了许多文章,并有多部专著出版。本文拟勾勒其中的研究脉络及趋向,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四书学"研究的现状。一"四书学"治学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74.
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怡 《哲学研究》2012,(7):46-49,57,128
<正>近些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在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中,逐渐关注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特别是试图从当代哲学的视角解读他的语法概念的思想内容。(Forster;陈嘉映;韩林合,第11章)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维特根斯坦对"语法"概念的使用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格,而如何理解其"哲学语法"概念,实际上意味着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  相似文献   
75.
国内外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质量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己成为老年保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文献资料,对生活质量的概念,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故事板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设计领域,产品设计师与客户、使用者、设计团队成员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的各个阶段,设计师生成的想法和设计概念在这些人当中交流传递,对之进行讨论、批评、选择、评价.其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故事板作为一种视觉化的语言,则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在设计的各个阶段,故事板起到不同的作用,相应的,其形式也不一样,能帮助不同背景的人理解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77.
研究旨在从具身认知视角重新建构概念熟悉度、概念掌握度及名词具身性的定义和评价指标,探索了具体名词的具身性与概念掌握度的关系。借助Amsel等(2012)的调查结果和MRC心理语言学数据,采用逻辑演绎与回归分析结合的建模法构建了376个具体名词的具身性与概念掌握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具身认知能力假设。结果表明,对象概念的在线加工过程呈现出一个较长的“停滞期”,反映了认知主体的具身认知潜势。  相似文献   
78.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 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 在高熟悉度条件下, 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 加工较为快速; 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 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 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 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 语料加工时间较长, 反应准确率较低, 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 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 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 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 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 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相似文献   
79.
随感两则     
顾大卫 《天风》1997,(8):33-33
无论做什么事,若能不断努力,每次做一点,有毅力做下去,积少成多,可做成大事。 有个老师为了教育学生,说明这个道理,他叫学生做了个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备一大桶清水,每天向它里面滴一滴墨水,看看水有什么变化。起初大家都说没有变化,水照样很清。一周过去了,一月过去了,水的颜色越来越深。一年以后,终于变成了一桶黑色的墨水。 当我第一次拿到新旧约圣经时,心情特别快乐。  相似文献   
80.
自愿性工作行为是角色规范之外的自发性行为, 它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以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周边绩效等为代表的角色外行为; 二是以反生产行为、沉默行为、越轨行为等为代表的负面组织行为。自愿性工作行为的产生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与“建言-沉默”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相反, 在一定条件下且可以互相转化, 本研究将特定类目的转化过程推论至总体, 并用情感事件理论、道德补偿原理及经济理性分析对该推论进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