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宋元时期的佛经译勘与梵字的传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梵文字母及其拼合法的《悉昙章》随佛教而传入中土,并随着佛教在中土的传播而发展成一门研求梵字音义的学科门类,它的发展、嬗变始终与佛教的兴衰相呼应。宋元时期,缘于密教经典的翻译及元王朝对各系密教的尊崇,密秘佛教获得新的发展各种密法仪轨广泛流行。受其影响,梵字的传布与研习也出现了新的局面与特点。  相似文献   
82.
如觉 《法音》2003,(2):12-16
佛教传入中国后,除了在教理思想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各大宗派的理论体系外,在制度建设上也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特征的佛教制度,而僧制在中国的形成与演变应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那么,僧制在中国成立及延续的过程中,祖师们是如何处理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怎样依凭戒律的精神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僧制等,便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佛教如何因应当今社会提供思想上的指导。本文拟以道宣律师为中心,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中国僧制的形成及处罚制度的特点1、中国僧制的形成僧制作为规范僧众…  相似文献   
83.
普正 《法音》2003,(2):30-36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主体,所以,信仰佛教的第一步就是要皈依三宝。韩国佛教曹溪宗的祖师们为了树立三宝在佛教徒心目中的绝对地位,以三宝的名称建立了三座寺院,称为“三宝寺刹”。笔者曾介绍了供养佛陀舍利而得名的佛宝宗刹通度寺(《法音》2002年第3期)和供奉八万大藏经而得名的法宝宗刹海印寺(《法音》2002年第5期),本文介绍的就是以出过16位国师而著称的僧宝宗刹松广寺。一、松广寺的历史沿革松广寺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位于全罗南道顺天郡,为韩国佛教曹溪宗三十一本山之一,又称曹溪山。新罗末年慧瞞初建小庵…  相似文献   
84.
梵二大公会议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公会议,教会在自我革新、开放的同时,更清楚地认识自身,及在整个世界的角色和使命。教会学方面,突破了近代国家主义影响下太过强调教会的机构、法律和圣统制的观念,重点指出,教会是全体天主的子民,是团契、共融的团体。形成了一种圣事性、神恩性、牧灵性、整合性、历史性的教会学。以下我们简略、概括地探讨一下教会学的内容特色:  相似文献   
85.
对照中国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与书法相对疏淡的关系而言,书僧现象是书法和佛教紧密结合的特殊文化历史奇观,不啻于文化史上的一次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怀素先锋、狂热、反叛,成了当时和后世书僧竞相效仿和崇拜的偶像,也成了那个时代佛教和书法艺术相得益彰的标志,无可争辩地影响了那一代人和那以后的书法史。  相似文献   
86.
《肇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肇论》既代表了僧肇本人的理论思辨水平,也是当时中国佛教理论发展的高峰,对后世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肇论》的真伪、《肇论》思想研究和《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等三方面综述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肇论》研究成果,以便为以后的《肇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7.
每一个人都会生长于一定的文化中。文化无疑是对当今人类产生巨大作用的一种实在。它造就了较为固定的人格倾向,并且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人们往往用一个固定文化所造就的思维模式思考与评判,由这种思维模式产生了人们的行动方式。一个从出生就在一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即使他能很融洽地生活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往往也很难完全摆脱熏陶其成长的文化的烙印。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但不止于此。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就会产生人们对其他文化的态度。在当今世界这个“小村庄”里,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文化遭遇。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而足。按照科洛博(A.L.Kroeber)和克拉克豪恩(C Kluckhohn)的分析和研究,对文化一词的界定就有160种之多。对文化一词界定的不同必然产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本文的目的不是就此进行探讨,这是社会学家的研究范围。正如题目所示,这里所做的,是将梵二会议以来天主教神学思想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做一个介绍。希望能对天主教与文化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8.
昙曜兴佛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昙曜在北魏佛教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通过开凿石窟、改革僧官制度、新设寺户和撰译佛教典籍等实践活动,不仅实现了他“弘教护法”的愿望,而且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在中国佛教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9.
王康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84-85
唐代新罗僧人地藏的神化、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的确立和地藏王菩萨文化的形成,意味着地藏王菩萨信仰的本土化、人间化和中国化进程不断深入。地藏王菩萨信仰的构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佛教中国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0.
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通过了《我们的时代》宣言,承认犹太人所拥有的圣约继续有效,这一宣告在动摇了以"取代论"为核心的基督教反犹主义教义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犹太人回归圣地及建国问题的宗教合法性与政治正当性的探讨。显然,天主教会与犹太教方面就此问题的态度并不相同。本文将尝试呈现相异之处并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