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梁山是宜都市潘湾乡土家族著名的道教名胜。梁山道观素有“南武当”之称。闻名湘鄂五县两市的梁山紫皇观,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梁山原名筐山,海拔920米。据《宜都县志》记载,宜都有高筐山,相传尧时大水,此山不没,如筐筐然。清代《宜都县志》又载:梁山为邑中诸山冠,环大梁、群山皆拥戴朝拱,故名梁山。此山方圆8平方公里;历来就有朝梁山,暮武当之说。梁山有100余种珍稀动植物,自然地貌奇特,有龙头、龙眼、藏金洞、雷劈池、打子岩、九仙崖、探母沟、梳妆台、金顶、百余年的桂花树等景观,鬼斧神工。登上山顶有览众山小之感。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2.
现在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学,到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玄学、佛学的冲击,已频于消歇。这种看法是失之偏颇的。实际上,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自西汉以后从未动摇,只是一度削弱过。一切试图有所作为的帝王,总是关心儒学的发展和运用。通常人们把南朝帝王,尤其是梁武帝奉佛看得极为严重,并得出梁武帝因佞佛而亡国的结论。其实,处在南朝战乱频繁,佛、道思想流行这一历史时期的梁武帝,与儒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将近半个世纪的执政过程中对繁荣儒学做了不少贡献。南朝经学以梁代最盛,也最具特点和代表性。这与梁武帝的倡导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梁武帝天监初年,有一位道人,世人不知其何许人也,更不知其尊姓大名,因常驾白鹤云游天下,故人们尊称日白鹤道人.据<潜山县志·仙释传>记载:他周览各地名山大川,礼拜全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一天,慕名来到天柱山,朝谒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见天柱山山体雄伟,气势磅礴,高入苍穹,云飞雾绕,神气氤氲,遂萌生在山中结庐炼修之意.  相似文献   
14.
北齐的戒杀断肉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延锋 《佛教文化》2007,(6):121-122
素食是汉传大乘佛教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佛教的独具特色,是佛教徒慈及物命、悲心济世的体现。后世一般都认为中国僧人的断肉食素之风始于梁武帝,这是不无道理的。按印度原意,“斋”在佛教中是过午不食的意思,就是时过正午之后就不再进食。如果时过正午仍然进食,就叫做“非时食”。现在把过午不食叫“持午”。  相似文献   
15.
佛教文献记录的梁武帝天监三年发菩提心"舍道"一事,因时间、人物等衔接问题,引发诸多争议。本文从文献记载及流传情况着手,结合分析梁初佛、道二教之争,指出梁武帝天监三年发菩提心"舍道",是佛、道二教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南史》对陶弘景的评价“山中宰相”为线索,通过对梁武帝舍道入佛,陶弘景为梁武帝炼丹及远游永嘉,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进《周氏冥通记》等一系列事件前因后果的讨论,全面分析陶弘景与梁武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远尘 《佛教文化》2007,(4):63-65
灵岩山位于苏州城西西南方十五公里木渎古镇,因为以前其山多石,犹如灵芝状,故山名灵岩。相传吴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在灵岩山建馆娃宫与越国美女西施在此寻欢作乐。东晋司空陆玩曾居此山,因闻佛法,舍宅为寺,是为灵岩道场之开端。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西域梵僧智积来寺开山,武帝赐匾额智积菩萨显化  相似文献   
18.
【论文】人根聪利,多得闻持,率以记诵讲说为事。【讲记】我国固有的儒家文化,这时已经光大,并及诸子百家,已经是丰富多彩,光辉灿烂;以孔孟儒教的世间法为主,参以老庄,方士仙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体用”观念的树立,起始于六世纪初的南朝佛教撰述。梁武帝、沈绩与宝亮等佛教思想家在形神论语境中缔造了这一哲学范畴。而在北朝佛教地论学派的撰述中,体用观念整体上带有明显的修道论色彩。梁武帝与沈绩以“体”为中心,以“用”为附庸,体用之间无所谓平等。但是,在地论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法上所撰《十地论义疏》中,体用与本末一样,指向不同的修道位次,体用平等关系由此浮现。法上更在缘起论语境中开出体用说的存在论意义。南北朝佛教体用观念的树立,为体用成为中国哲学的关键性范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