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等待时间知觉是指人们在等待过程中对等待时长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 它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影响等待时间知觉的客观因素包括等待过程的填充物、等待时间的确定性、接受服务的阶段和等待的物理环境等; 主观因素有负性情绪、自我控制和人格因素等。等待时间知觉导致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包括时间沉没成本效应、“延迟-提前”框架效应、峰-终效应、偏好反转等。未来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开展:(1) 时间启动和金钱启动下等待时间知觉的差异; (2) 基于时间心理账户视角研究等待时间知觉规律; (3) 借鉴时间知觉理论探讨等待(时间)影响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32.
记忆源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围绕记忆信息源检测这一二十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着重介绍了有较大影响的信源检测框架理论及其在源记忆错觉和神经机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最后对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3.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4,27(6):1465-1466
我们知道,关于无意识的研究由来已久。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意识”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以至于那时詹姆斯对弗洛伊德说“心理学的未来将取决于你们的研究工作”。然而,虽然可以说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断言我们的生活是受我们不知晓的、不能控制的力量所驱使的,但弗洛伊德式的无意识却历经100多年而未得到实验室的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234.
刘霞 《应用心理学》2005,11(1):90-94
本文从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概念,关于行为、认知与信息加工的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行为绩效的心理学原理角度,阐述了我们所提出的公共组织学习的概念框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从心理学角度透视公共组织学习,其实质是经验习得与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原理在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5.
建议采纳过程中的情绪研究主要以向决策者提供与其情绪特征相适应的建议为思路,从情绪效价发展到对具体情绪的探索,从情绪影响认知加工策略拓展到对情绪认知评估特征的分析。文章结合对过往实证研究的分析,以情绪渗透理论、情绪社会信息理论、评估倾向框架为依据,对建议采纳中决策者的情绪来源、情绪影响建议采纳的过程机制进行分析与阐述,构建建议采纳的情绪机制模型,并以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愤怒情绪做示例分析。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情绪对建议采纳的直接作用、先前情绪与整合情绪的关系与作用,以及结合新兴情绪理论丰富建议采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6.
本研究采用混合实验设计,探讨疾病术语和俗语对疾病风险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疾病严重性和患病率估计存在锚定效应,疾病名称和熟悉度主效应显著,熟悉度和疾病名称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对疾病严重性估计术语高于俗语,对患病率估计俗语高于术语。Bootstrap法分析表明,疾病名称可直接影响严重性估计,也可通过患病率估计影响严重性估计。术语导致严重性高估,但若通过患病率估计再评估严重性时,俗语导致患病率高估,进而对严重性高估。  相似文献   
237.
解释水平理论是一种解释心理距离怎样影响个体的思维决策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查了心理距离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从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入手,每个维度均采用2(解释水平高、低)×2(正框架、负框架)的被试间设计,用于检验解释水平是否调节框架对被试决策任务的选择。结果表明,当心理距离越远,解释水平越高时,被试产生明显的框架效应;而当心理距离越近,解释水平越低时,框架效应明显减弱。除了大概率情况下的框架效应削弱至不显著,其余维度的高、低解释水平下的框架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238.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间隐喻研究早期, 研究者多将时间隐喻分为“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两类, 关注的是“自我移动”和“物体移动”空间参照框架向时间概念的系统映射。最近, 有研究者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由其他空间参照框架映射而来的新的时间参照系, 并确立了新的理论, 其中以自我参照点和时间参照点理论、三大参照系理论最具代表性。文章对“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隐喻方面的最新研究及目前空间-时间隐喻方面一些新的参照点/系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239.
本研究采用T(u)rnblom的概念框架和借鉴Eyal的框架公平原则的方法探讨了框架效应对公平判断的影响.研究揭示(1)在积极的框架方式下,被试在资源分配中认为非平均主义原则(如绩效、能力、努力、需要、工作年限)更公平;但总体上框架效应不显著.(2)被试对公平原则的评价受任务情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0.
在任何一个解释活动中,概念范畴都作为重要的前提限定着意义的生成,"刚柔"在今帛本<易传>中就作为基本的范畴性前提而存在.<易传>形成时,人们对"刚柔"的涵义及内在关系即有着一定的基本理解..刚柔"被用以解<易>时,这些涵义及内在关系便被赋予<周易>文本,从而使<周易>生成了丰富的意义;同时,在此过程中作为前提性范畴的"刚柔"也实现了意义增值.今帛本<易传>对"刚柔"的把握既有同又有异,故而对<周易>的解释也有所差别.今本<易传>中,"刚柔"观念的"人文义"、"秩序义"、"变动相推义"作为"前理解"构成解<易>的前提,限定着今本<易传>的意义生成;而在帛书<易传>中,除此诸"义"之外,更突出了"刚柔"范畴的"相济义",从而使其易学解释、意义生成展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